第(1/3)頁 - 甲板露天咖啡廳。 六人曬著初春的陽光,喝著暖暖的咖啡,好不愜意。 而此刻宋黎月正靠在郁墨淵的懷里,用郁墨淵的ipad登上她的郵箱,打開一看,宋青崖確實發了一個很大的文件過來。 郁墨淵也低下頭跟宋黎月一起看。 文件里的內容是關于古董文物節目的策劃案,還有節目組對宋黎月的邀約信。 李琦的策劃還挺用心的。 這個節目李琦命名為《千秋風月》,千秋代表著千秋博物館,也代表從古時候開始直到現在的流逝了的千秋萬載,而風月,代表古董文物背后的故事。 《千秋風月》原本要做的是直播類解說向節目,但因為太傳統太古板,李琦和她手下的團隊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版。 最后改版為每周六中午十二點播出的黃金檔綜藝。 是演員對文物進行擬人表演,然后宋黎月進行旁白解說這么一個形式。 在表演結束后,宋黎月還需要邀請演員到后臺的休息室,由演員代表觀眾,提出外行人對文物的一些疑惑或者感興趣的地方發出疑問,然后由宋黎月進行專業的解答。 這年頭,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很快。 甚至許多社畜只有吃飯的時間愿意打開視頻軟件把綜藝或者電視劇當做下飯菜來看。 那么李琦策劃的這個新形式,既能吸引演員的粉絲們,又能給這個節目帶來一定的觀賞性和故事性,還有別的綜藝節目沒有的古董解說專業性。 這既能更好地穿過華國歷史文化,也不會犧牲掉節目收視率,屬于是兩全其美。 宋黎月很專心地看完了。 宋黎月心里很認可《千秋風月》的策劃,但…… 宋黎月轉頭看向郁墨淵,“我不行的吧?” 做解說員不行吧,她雖然對古董文物很喜歡,也跟著s閣的老前輩們學習過好幾天,但她學到的還只是皮毛,當不起解說員這份工作,更別說是要上節目要出境要給觀眾們解說了,萬一哪里沒說好,豈不是會毀了這個節目。 而且,宋黎月覺得自己比起娛樂圈里那些主持人啊演員啊,她也沒人家那么漂亮。 郁墨淵捏捏宋黎月的手,“這么不自信嗎?” 宋黎月抿唇,“如果是讓我去做翻譯,我會很自信,因為那是我專業上的知識。” “解說文物對你來說,也不難。”郁墨淵道,“像這類周播綜藝都是錄播,錄播之前,節目組需要確定古董選題、確定演員、確定古董擬人后的故事劇情,然后在拍攝錄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