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君曦見棠容一直站在自己身邊,她抬頭用眼睛瞟了下蕭宸方向,示意棠容別看她,過去看。 棠容會意,即便不知道她想讓他看什么,但既是為找她而來……面子還是要給的。 蕭宸正在書寫的是三年前的殿試題,最后一道壓軸“策問”題是棠容出的。 前面兩道“策問”已經寫完了,題目分別是: 【行賞忠厚之至論】 【安國全軍之道】 這兩道題目都有先例可以參考,熟讀書籍的學子都能洋洋灑灑寫下不少前人總結的見解經驗,所以對這兩道的解答,棠容沒什么興趣細看。 第三題的題目僅有四個字【浮費彌廣】。 問的是當下朝廷財政開支越來越多該怎么辦? 棠容當年審閱過不少學子的卷子亦有覺得不錯的思謀,只是如今也沒實實在在的解決這個問題。 見蕭宸在寫,他心底也有幾分興趣。 這一看不知不覺就看了一炷香時間。 蕭宸寫的實在是太多了,太多了,思路源源不絕。 他通竅各部,筆墨揮灑間清晰的羅列出各部門當放、當收之處,詳細犀利的點名要害。 其中有幾處讓棠容都覺得應該立刻施行。 文思敏捷、游刃有余的姿態,讓棠容對他高看幾分。 心下意外皇子中還是有獨具慧眼、洞察朝局的能干之才。 見棠容這就是站在蕭宸身邊未動了,沈君曦放下了心。 與很多官員不同,棠容是一位有風骨,有抱負,有真才實干的大員,想招攬他靠利益交換、合作共贏是不夠的。 沈君曦能猜到棠容會來,故意讓蕭宸寫這道題。 賭的是有的提議和決策,蕭宸作為皇子敢寫,敢得罪一些重要部門的官員利益,怎么犀利怎么來,但是多數學子考試答題卻未必敢寫。 唯有棠容沒見過的方案內容,才能稍稍驚艷到他。 不知不覺看完了蕭宸的答卷,再聯想到沈君曦的方才的眼神。 棠相心底明悟,只嘆這位小鎮國侯心思深沉! 乃是真心想扶持蕭宸,假意幫助蕭逸! 昨日有大臣商議皇子們都到了能夠商政的年紀,應該開始學著分憂國事。 皇帝覺得有理便應了,準許京中適齡皇子上朝聽政。 隨后又有大臣提出幽州一案刑部還未查清,此事涉及中書省以及尚書省管教下屬不力,波及重大。 這么一來,傅太師與他麾下的官員都不宜去幽州南城。 于是在學問上有口皆碑的六皇子蕭逸被順利舉薦,出擔任幽州巡使,監察/安排新一批調任幽州的官員。 蕭逸一舉成了第一個從政辦事的皇子。 可謂意氣風發、風光無限。 然而,蕭逸前腳剛走,沈君曦就向他舉薦蕭宸,其暗示的心思再明顯不過。。 蕭逸是她向滿朝文武虛晃出的一槍。 不僅調虎離山還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走了。 蕭宸才是她想幫的人。 這么看,她怕是連蔣公明都騙了出去。 棠容眸色漸漸晦暗,只覺得沈君曦雖然是沈昊山的孫子,但完全是兩個不一樣脾性的人,其心深沉啊! 中午放課后,蕭宸聽沈君曦安排先一步回梅苑。 蔣公明原是有不少話想問沈君曦,但礙于棠容等沈君曦挺久的,只能放沈君曦與棠容散步去了。 日頭正好,風吹梅花香。 棠相與沈君曦并肩走在滴著水的紅柱廊道。 沈君曦沒開口,棠容先一步開門見山道, “小侯爺,你我明人不打暗語,鄙人已將這些年拿捏著的把柄悉數呈了出去,只是陛下沒多在意傅太師貪了多少,對于其龐大的氏族官員名單亦是有些無動于衷,鄙人盡力了。” 棠容自己是寒門子弟,實打實靠著自身能力、花了十多年才坐上了相位,背景、實力無法與根深蒂固的京城門庭相比,能做到這一步不容易了。 周遭梅香清凝,一串串丹紅的結蕊灼灼的綴在秀勁的枝干,枝椏伸入了廊道。 沈君曦隨手折了一支,不染而紅的唇角微微上揚,嗓音清透,聲線柔和, “棠相與夫人鶼鰈情深,棠大人愿為夫人冒險與傅太師分化兩級,晚輩欽佩。” 棠容臉色泛起一抹苦澀,緩緩開口道, “小侯爺有所不知,我出身寒門,墨氏早年卻是京中貴門,當年我來京中等考手頭十分拮據,便在定寧寺外賣字畫,夫人欣賞我的字,從那時候便悄悄接濟我,后來我也未中狀元,僅得了個榜眼。 原本該被安排去省外為官,夫人卻愿意下嫁于我,私下求父母找了門道將我留在京城,現在我若是連她都保護不了,這丞相不做也罷。” 沈君曦意外于這世上還真有落魄才子、與高門佳人兩不相負的真事,心下對棠容多了幾分好感,說道, “棠大人與夫人的真情讓人羨慕,然而就在昨晚,宗正院大牢中墨夫人的飯菜里被人下了劇毒,令夫人險些遇害,好在被人及時發現,躲過一劫,商龍柬還沒查到是誰下的毒。” 她這一段話說的棠容心驚膽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