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侯爺為我操心破費了。” 一副乖乖少年的模樣。 然而沈君曦也知道了,蕭宸是假乖,實際上性子和倔驢似得。 “行了,這點算什么,宮里那筆大的才算的上銀子。” 沈君曦想到了宸妃帶頭募捐出的那筆巨款,折合成白銀是二千八百萬兩。 宸妃嫁妝以及追回的現銀、首飾共值得二千一百萬兩。 后宮嬪妃以及前朝大臣拉不下面子不出,七七八八湊了六百萬兩出來。 皇帝跟著拉不下面子,直接給湊了個整,三千萬兩。 按理說這筆銀子會經中書省,中書省清點后交給兵部,今年多購買些兵甲軍糧,多發撫恤年金,大批量撥給前線沈家軍。 但現在工部吳尚書這么闊綽,當是出了紕漏! 沈君曦能不氣嗎? 要是這筆銀子沒了,沈君曦覺得自己難以沉得住氣,指不定就沖上金鑾殿了。 其惡劣程度遠超于許夫人要誥命! 那是千千萬萬戰士御寒的衣裳,是給戰士們的體恤金! 他們告別妻兒,遠走邊疆,以血肉保衛北唐大好河山,若是被凍死在關外,若是家里不得安好,如何讓人心安? 蕭云澤與柳明庭在這個關口,還慫恿北唐帝大興工程,建設行宮,是多么讓沈君曦失望。 儲君貪財好色可以忍,但昏聵無德忍不得! 蕭宸這會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見沈君曦臉色沉沉,眉頭就沒松下來過。 他的眼底泛起層層疊疊的暗色。 好似,這世上不該有人總讓她皺眉的。 *............. 上午是蔣公明的課,蔣公明不點她名字,所以上午的一覺補得舒坦。 鄰近中午,她隨口尋了個理由下午出書院玩兒,蔣公明也沒多問,隨手就批了。 但等到李淼、張楓林、馮玉等人來請假的時候,全體遭到一頓戒尺。 掌心一個腫得比一個高。 不過,蕭云澤作為諸君,不用參加什么院試、科舉,以后是要繼承大統的,誰敢管他? 他懶洋洋地坐在前列,沒找蔣公明告假。 出乎他意料的是,蕭宸去找蔣公明告假,蔣公明竟然也打算批。 馮玉等人嘟嘟囔囔著不服。 于是蔣公明隨手出了道五言八韻的詩題,誰答出來誰可以先走。 蕭宸花費不出一炷香的時間就寫完了,其余人還毫無頭緒,急的撈頭發。 這邊蕭宸起身將作賦交到講桌,沈君曦就站起身堂而皇之的就往門外走。 往常蔣公明對蕭宸可是冷若寒霜,當下明顯的偏袒使得蕭云澤怒氣猛地竄上來,狠拍了下書桌。 他冷冷地瞪了眼蔣公明,朝著馮玉等人狠戾道, “你們跟本宮走!下午就沒有老師在,留在講堂看書能看出什么東西來。” 蔣公明還沒撂下手中的蕭宸的詞賦,僅抬了下眼皮子,無所謂道, “既然大殿下能保你們前程榮華,你等自便。” 李淼等人埋著頭對了個眼神,這會兒一聲都不敢吭。 昨晚因為紙條的事李淼可是在家里挨踹了。 張楓林就算用了沈君曦做擋箭牌,還是被訓了一頓。 這會兒,誰不想再鬧事。 蕭宸與沈君曦并肩走在出書院的廊道上,見她回頭看,輕聲問道, “我們要等太子嗎?” 沈君曦透過窗戶,看著蕭云澤竟火氣沖沖的在蔣公明面前耍威風,眸底劃過厭極的冷色,回了句, “走吧。” …… 半個時辰后。 今日無風,冬日暖陽溫煦宜人。 沈君曦的馬車停在了喧鬧的定靈山下。 凌墨抱著劍,警惕地環視起四周。 定靈山山腰處有座極其靈驗的寺廟,名叫天龍寺。 大概是因為是十五的緣故,來上香拜佛、觀景的人還挺多。 定靈山上風景好,北唐高祖早年間在天龍寺外建立了一座行宮,后因年久失修荒廢了,便賞給了定靈寺。 這座行宮經過簡單修繕后成了專供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游玩休息的地方。 無論王孫平民都可前往禮拜修佛、觀賞游景。 每逢初一十五,這上山的路便是人潮涌動,擠都擠不動。 眼下正值梅花開的正旺。 山腳梅樹似海,遠看磅礴,如浪如潮,近看清麗嫵媚,如少女初妝。 這般美景引得不少文人墨客結伴前來作畫吟詩,飲酒作對。 官賈子弟還會帶著成群的姬妾在此賞樂。 長期被關在宮中的蕭宸鮮少見到這般廣闊的高山花海。 家家戶戶結伴出游的熱鬧的場景更是他從未看到的,在下馬車后,神態竟像是個孩子般新奇。 “你身子雖然弱,但多走走活動筋骨沒什么害處。” 沈君曦見他對這些都覺得新鮮,頓時可憐, 心下想著宸妃也是太固執了,她被關在深宮就罷了,還把親兒子關成淡泊無知的倔強書呆子。 要知道宸妃是女人,是嫡出長公主。 她生來高傲尊貴,不爭不搶,手不染血,也能一生榮華。 但作為男人,作為皇子,想活下去,活的舒心,無爭絕對是笑話。 除非能彎下腰,會巴結人,比如像是睿王那樣,不爭還整日奉承太子。 這不失為一種生存方式。 “賢弟走得早,到的卻最晚。” 高處坡道上的一處涼亭里,太子蕭云澤朝著遙遙走來的沈君曦喊了一聲。 其余人女子均是眉開眼笑的望著心心念念的沈君曦。 她站在低處,驀然抬頭,光灑在她鴉羽般的長眉上,臉龐俊美無雙,微微一笑間令人挪不開眼。 沈君曦僅是朝著一眾人輕輕的笑了笑,沒做回答。 正準備過去就聽見睿王朝著巡邏的幾位神武軍命令道, “鎮國侯已到,你們還不速速清理清山上的閑雜人等!” 巡邏天龍寺周邊的神武兵歸禮部管轄。 平時這些世家公子來了也不會讓他們清人清場,但睿王忽然開口,他們這一隊人不得不趕了過來,為首的都尉回道, “王爺,今天日頭好,這座山里少說也就五六百人,初一十五百姓們都是奔著求好兆頭……” 蕭云澤的臉立刻沉了下來, “本宮與小侯爺在此,區區賤民的好兆頭比得上本宮與小侯爺安危?” “你們的腦袋是不想要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