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走出皇陵,果然看到了遙遙騎在馬背上的蘇天雪。 “主子,出事了。” 遠處蘇天雪的聲音讓柳明庭意外,她不是早在之前就出城了嗎? 沈君曦運上輕功,上了蘇天雪的馬,聞到她身上血腥氣,蹙眉問道, “你受傷了?” “我知道主子今日休沐,一早就去梅苑找你,沒想到你那苑里打得不可交!我這僅是小傷,箬竹那丫頭傷得最重。 我往她嘴里先塞了玉露丸,先吊著命,九殿下被一個不相識的人拼死保著沒什么事,這會兒他們三個人以及刺客都被押進了刑部。” 蘇天雪嘴上說著她是小傷,但她的腰間衣裳都被血浸透了,沒來及包扎就來找她。 沈君曦點了數下周遭穴位才堪堪幫她止住血。 “我說怎么止不住血,原來我點錯穴位了啊!” 蘇天雪朝著沈君曦窘迫地笑,感慨自己醫術不精,小穴位都記不清。 “虧你還笑得出來。” 沈君曦任由她靠在自己懷里,跟著問道, “你們受了傷,書院里神武軍是死的?小爺不在他們就不巡邏了?” “主子回去就知道了,我想在你懷里睡會兒,累壞人家了,造孽啊。” 蘇天雪撒嬌得找了個舒適的姿勢倚著沈君曦,疲了就睡。 一副有她就安心的模樣。 半個時辰后。 沈君曦將昏迷過去的蘇天雪先送回藏嬌樓,為她包扎好,隨后縱馬前往刑部要人。 *................... “一幫廢物,本宮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卻連個小雜種都沒弄死!” 雕刻上鳳凰展翅圖樣的鳳椅上,一襲正紅色立領華服裹身的皇后傅紫秋斜倚在上。 她頭梳飛云望仙高髻,斜插九支銜彩珠金鳳簪,最長的一根鳳簪墜著細細的流光寶石,襯得整張臉貴不可言,就是那臉色不太好。 “皇后娘娘為什么不告知會屬下,九皇子還有暗衛護著!?此番折損的不僅僅是娘娘的人,屬下也會因此難得小侯爺信任!” 柳明庭面色沉沉地跪在地上。 他這次與皇后合作僅是因為目的一致,都想除了蕭宸。 而假借皇后之手,沈君曦怪不得他。 誰知道,蕭宸身邊會冒出來位武藝高超的暗衛! “呵,你還怪起本宮來了?本宮逼你合作了?!” 皇后保養得當的臉上染上一抹埋怨,她朝著柳明庭擺了擺手, “過來扶本宮起身。” 宮內的催情香燃得正旺。 柳明庭只得起身照做,任由傅紫秋的嬌軀貼靠著他,心急地問向她, “蕭宸莫名被刑部帶走審訊,娘娘難道就沒法子除掉他了嗎?” “你竟比本宮還厭那孽子?但本宮的人可碰不到刑部。” 傅紫秋將柳明庭壓在鳳椅上,嗤笑道, “你模樣俊俏,身子也勇武,怎么就半分不得沈昊山器重?刑部那個老匹夫是蔣公明一手提拔上去的人,早就歸順于沈昊山,你竟不知道?” 她放蕩曖昧地撫摸著柳明庭胸膛,指尖艷紅的丹蔻甲劃過他的脖頸,嫵媚勾唇說道, “十年前,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三省的官員無一不受蔣公明驅使,陛下猶如傀儡!這些年蔣公明雖然不問朝堂事,但當初忠心于他的官員,除了被陛下殺了的那些,其余還能喘上氣的早就攏聚到了沈昊山麾下。” “那位對陛下忠心耿耿鎮國侯比你想的野心多了,他怎會讓沈家軍的血白流?” 柳明庭的確不知道這些,“莽夫”難道只是沈昊山的偽裝?? 他驀然想起上午沈君曦讓他回來。 回她身邊。 曾幾何時,他因為深得沈昊山疼愛,人人都喚他聲小公子。 他竟沒想到,一直以來沈昊山讓他看到僅是沈府的冰山一角。 可對于沈君曦,沈昊山怕是迫不及待地傾心交代了一切。 沈家把控的門庭,到底有多龐大? *………… 午后。 刑部地下牢房燭光昏暗。 刑部尚書閻烈以及一群平日沒有半分關系的官員聚在一起。 他們踩著干稻草,面色肅正的圍在破舊的桌前。 刑部尚書閻烈開口問道, “各位同僚,今日傅皇后的人,無端對小侯爺下手,究竟意欲何為?難道是傅太師授意?” “不知道!但我們小侯爺與她無冤無仇,她派人闖入小侯爺院里行刺簡直罪大惡極!大家伙好好想想,小侯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等還有什么希望?必然被陛下如兔死狗烹般置之!” 回話的這位武將,說話不好聽,但朝堂局勢真是這樣。 這些年來帝王一再將要職交給昏庸無能之人,六部三省由傅太師執掌。 令北唐奸臣當道,貪污盛行,甚至還有不少地方盛行“賣官”。 他們參折子上去都參不動,打回來就罷了,偶爾還會被皇帝責罰。 如今皇帝不動他們,一是因為他們行事小心,不出紕漏,根基已深。 二就是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們這些人會私底下互相幫襯著對方。 而有本事、有魄力將他們這些忠臣能聚在一起的人正是沈昊山。 “話說回來,禮部那老小子又是怎么安排的神武軍?書院里的打斗的聲,老子在外面的神策軍都聽見了,他們駐守在書院的神武軍全都是聾子瞎子!?” “要是手底下沒人大可到老子兵部要,他禮部也就管典禮、學院、祭祀三項屁事!娘的,這都安排不好,留著還有什么屁用?” “老子遲早得削了他!指不定他就是根狗/日的墻頭草!” 早年間有些行軍打仗經驗的兵書尚書霍風與沈昊山的脾性相似,會罵些臟話,開了口就停不下來。 “吱呀”一聲,牢房門被打開。 沈君曦走了進來。 “此事也不怪張毅,新來的“神武都尉秦霜”是柳明庭調來的人。” 提到柳明庭,兵部尚書的臉沉了三分。 他冷哼一聲,朝著沈君曦拱手道, “就算柳大人是小侯爺的人,老夫也有一事須得提上一提。” “工部吳尚書吳大人雖有些貪財,還時常與我等作對,但于國于民,他還算稱職。 皇上早想在江南建立行宮,他這些年都以常年水患為由拖延著! 可那柳明庭為討皇上歡心,提出讓太子南巡,太子歸來后一番夸張描述,導致建立行宮之事被再次提起,其工程盛大,勞民傷財,何其鋪張浪費?!” 提到這件事,閻烈也有意見,跟著說道, “是啊,當下局勢還不太平,外有南唐叛黨,內有潁川王擁兵自重,隱有內憂外患之勢!陛下不愿多撥軍資養兵,朝廷今年連關外戰士們御寒的軍甲都尚未湊齊,如此消耗,我朝不堪重負!” 兩人的話讓沈君曦跟著心沉幾分。 她朝著兵部尚書霍風擺了擺手,直言道, “柳明庭今日是故意調走本侯,此番都殺到本侯院子里了,哪里還算得沈府的人?隨他去吧,若有機會處理掉便是了。” 一眾官員面色大變,紛紛沉默。 暗嘆沈老將軍這是養了只白眼狼啊! 但想到沈君曦院內的人是九殿下,他們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 兵部尚書霍風一向不愛打啞謎,果敢直接的問道, “皇儲昏聵,小侯爺此番護著九殿下,是否是想扶持他?” 不怪皇帝忌憚沈家、皇后要殺蕭宸。 因為沈府追隨的對象說不準就會成為北唐半個朝堂追隨的對象! 這就是權勢。 而現在,這份權勢就掌控在沈君曦手中,僅需要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目光統統落在沈君曦身上,她朝著一眾老臣忠將躬身一禮,開口道, “爺爺出征前不知道這仗要打多久,一再叮囑晚輩不得干涉皇權疊替,晚輩行事另有緣由,不過眼下倒有一計利于北唐戰事,可讓北唐再得喘息機會,諸位長輩聽晚輩道來。” ………… 燭火昏暗的牢房內,官員們望著沈君曦的臉,聽著她一石三鳥的計劃眸色越發的亮。 眾人在商討結束后打開地上暗門,迫不及待回去寫奏折了。 至于為什么要走暗道,原因無它,這些個大臣平日都被各方眼線盯著,聚在一起是萬萬不能的。 一旦被人發現,絕對會被扣上結黨營私的帽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