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后孩子被送往區分局進行解剖。 法醫得出結論,孩子跟之前的葒衣男孩一樣,也是死于體位性窒息。 身體里面也沒有發現任何的毒物,而且在死者的襠部同樣發現了本人所屬的精斑。 甚至身上也有蠟燭滴過的痕跡。 而且額頭上居然有著一模一樣的針孔。 甚至連孩子的年齡都一樣,死亡的時候都是十三歲零十三天。 這簡直就是對十幾年前那個案件的完美‘復刻’。 第二天一大早,郝順就被通知不用去火車站那邊了,而是留在小河溝協助偵破剛剛發生的葒衣案。 他來到單位的時候,大家都在議論整個案件。 大概有兩種推論。 一:這孩子是在刻意模仿之前的葒衣男孩。 二:孩子是他殺,犯罪分子是模擬了之前葒衣男孩的死亡方式。 三:和之前的案件兇手是同一個人,屬于連環作案。 看得出,大家對于之前葒衣案的‘意外死亡’結論,幾乎都持懷疑態度。 畢竟有很多事情都解釋不通。 孟少君本來不想摻和這事,只讓大家做好協助調查的工作。 但郝順卻對這個案子很有興趣,畢竟他鬼才之眼還等著升級呢。 而且他也搞懂系統的操作了,這普通的案子是完全拿不到什么獎勵的。 如果自己能破獲前后兩起葒衣男孩案,那獎勵絕對差不了。 然而郝順想調查這兩起案子的要求卻被孟少君拒絕了。 “別以為之前破了幾個案子,就把自己當成神探了。” 孟少君道:“葒衣案比你想象當中復雜多了,牽扯了方方面面,我們小河溝完全沒有摻和的必要,再說這個案子你也破不了。” “萬一我破了呢?”郝順直接用挑釁的語氣望著孟少君。 “沒有萬一,這案子當年請了京都三位教授協助專案組,最后一樣灰溜溜的打道回府,就你一個剛入職的二級警員,我建議你還是一邊涼快去吧。” 孟少君的話,當場激起了郝順的挑戰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