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迷魂灣,血肉作餌-《獨掌道紀》
第(1/3)頁
小舢板走得飛快,不一會兒就趕到魚欄東市,穩穩停靠在埠口。
此時正當晌午,碼頭上的力工、打漁人都在歇息。
畢竟忙碌大半天,來回搬卸成筐的河鮮。
誰不是餓得前胸貼后背,饑腸轆轆如火燒。
日頭下,短打蓑衣的打漁人三五成群,分作一堆,閑聊扯皮。
多數坐在河邊船上或者路旁茶寮,就著清水啃麥餅。
如果有誰吃得上帶點油花的野菜粟飯,便算是叫人羨慕的好伙食了。
白啟踩著那條小舢板剛一泊岸,就有兩個機靈的年輕伙計湊過來。
“阿七,今個又打到啥大貨了?”
“來來來,不勞你動手,累活咱們來做!”
“好沉!得有四五十斤重吧?”
“又是大幾百文錢啊!阿七你好本事!”
他們主動幫忙,爭相接過白啟手里的沉甸甸魚簍。
隨后邁著大步走向東市鋪子,引來不少注視的目光。
“阿七這是開竅了?天天都能打到大魚!”
“我看是龍王爺心善,曉得白家兄弟不容易,特意賞飯吃哩!”
“咱當初就知道,阿七他不一般!那么多打漁人,有幾個認得字?”
“去你娘的,人家兄弟倆快餓死的時候,也沒見你借半斤米!”
大家盯著魚簍眼里發光,交頭接耳各自說著。
聲音嘈嘈切切,雜亂無章,登時讓埠口顯得熱鬧。
黑水河上混溫飽的一干賤戶,無不清楚謀生的困難。
憑著一條舢板、一張漁網、一間土胚房。
就想掙出條活路。
著實不容易!
這陣子,白啟時不時便打到好貨,旱澇保收也似的賺個幾百文。
儼然已經在黑河縣站穩腳跟,能吃上一口飽飯了。
這便是本事!
所以,當他贏得了魚欄伙計、碼頭力工的一致認可,被視為“打漁好手”后。
其人受到的對待,自然也發生變化。
“沒本事就吃不飽飯,有本事能養家糊口。
前者讓人同情,卻難得到尊重。
后者才可以不被小瞧。
很樸素的道理。”
從“底層漁家子”晉升為“打漁好手”。
白啟對于黑河縣的世態人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才踏進東市鋪子,便聽到梁三水的打趣笑聲:
“往常半個月才能來上一次,這幾日可是沒斷過。阿七真出息了!”
白啟撓撓頭,做出本分的憨實模樣:
“可能黑水河的魚群,也講究個秋收冬藏。
最近明顯要活躍了,收獲比以前好上許多!”
再厲害的打漁人,也看老天爺的臉色干活吃飯。
每次出船下河,收獲是否豐厚,多少沾些運氣成分。
任誰弄上來幾條好貨,都正常不過。
再者,每日幾百文大錢的進賬。
放在家大業大的魚欄東市,也驚不起什么風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大余县|
台南市|
固镇县|
吉林省|
法库县|
习水县|
赤水市|
台州市|
汾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武城县|
巫溪县|
安泽县|
永登县|
高平市|
秭归县|
巴马|
扬中市|
岐山县|
五大连池市|
洛宁县|
同德县|
五大连池市|
田阳县|
西吉县|
庆安县|
永定县|
望城县|
枝江市|
龙山县|
岳阳市|
江永县|
贵港市|
吉安县|
玉环县|
扎赉特旗|
友谊县|
潍坊市|
泗水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