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刻,軍政處內(nèi)一片喜悅和祥和。 在場的七個人都很高興。 不過唯一遺憾的是,渭河平原這一戰(zhàn)上花費巨大,但收獲的銀兩卻是不足的,后期為了修葺城池,建立防備,以及事先承諾給予渭河平原上的那些本地人一定的糧草支持等。 這些都是要花銀子的。 但。 渭河平原收獲了大片的土地和城池,這是銀子難以比擬的。 “你們銀子怎么花,原則上朝廷上不干涉。” “但是畢竟涉及數(shù)百萬兩以上的銀子,不要搞起大的動蕩才行。” 唐晏廷提醒了一句。 “呵呵,我準備獎勵軍功,撫恤陣亡的兵士。”向天雷笑著道。 “我也有這個打算,按照事先朝廷給予的撫恤,還是太低了。”熊鯤也是沉吟道。 “這件事并非朝廷不舍得出銀子。” “而是往后戰(zhàn)事很多,不患寡而患不公啊,有些時候只能省著點。” 萬樹森苦笑道。 “我沒有怪罪朝廷的意思。”熊鯤搖了搖頭道,自然知道這個道理,雖然他代表的邊軍重鎮(zhèn)的利益。 他心底清楚,大勝崩塌,和他們邊軍重鎮(zhèn)沒有開疆拓土,守護好邊疆,卻頻繁要錢要糧有關(guān)系。 但當時,大家都這么做,熊鯤也沒辦法,唯有如此才能不在天下戰(zhàn)力上,大幅度的掉隊。 維持西川重鎮(zhèn)兵源數(shù)量的優(yōu)勢。 當然現(xiàn)在看來,是大錯特錯。 許元勝的橫空出世,打破了舊有的戰(zhàn)力體系。 “即然大家都如此花費,看來我也要進一步提高撫恤了。”許元勝干咳了一聲,現(xiàn)在的人也這么卷了。 有時候撫恤這個東西,別人都少,你可以少點。 大家都提高了,他就必須跟上。 “元勝,你們青州府的撫恤,可是一直很高,你再高,我們可就沒辦法募兵了。”向天雷苦笑道。 熊鯤也是蹙眉。 “兵源募集,只要不跨越所屬勢力范圍即可。” “說我影響你們募兵,有些過了。” “撫恤有功將士們,就看各家自己的本事吧。” 許元勝呵呵一笑道。 “那就定個標準。” “在現(xiàn)在原有基礎(chǔ)上,最多提高五成。” “再多,就是陷朝廷于不義了。” 萬樹森一錘定音道。 許元勝,熊鯤和向天雷都是點了點頭。 反觀候光耀和海無涯也都點了點頭,他們陣亡的兵士都能數(shù)的清,這點花費上真的不算多。 但他們也思量著,是把銀子投入建設(shè)陸戰(zhàn)之兵還是繼續(xù)擴建戰(zhàn)船以及餉銀上? “好了。” “接下來談一談家族和權(quán)貴子弟,入朝為官的章程。” 萬樹森沒有給大家多思考的怎么花銀子的時間,就提到了正事上,這也是他一直頭疼的。 畢竟打仗還要靠在場的五人,必須讓他們滿意才可。 “老師的意思是?”許元勝率先開口。 “開科舉,在成績選拔上做到公正嚴明。” “讓家族和權(quán)貴子弟參與進去。” “能者上,弱者下。” “前期開放的官員品級,僅限于各縣官員的范疇以及各府非府主以外的官員。” 萬樹森直言道。 他明顯把官員的位置,壓低了。 如此才能讓大家對于家族和權(quán)貴的忌諱,降到最低。 畢竟在過去,家族和權(quán)貴子弟哪怕想當官,也不敢大肆入駐朝廷,從上到下都是有所排斥的。 這次也是正式給他們機會了。 在場眾人聽到只是一些非要害的位置,倒也臉色稍緩,皆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文舉要。” “武舉也要跟上。” “也算是給貧民子弟一個機會。” 許元勝提了一句。 “可。”萬樹森看了一眼自己這個學(xué)生,之前倒是沒提武舉的事。 “另外官員任命之上。” “要遠離家族根基之地。” “依半年一考核治下成效,來考慮是否合適。” “看似縣一層官位不大,但帶來的影響直接反應(yīng)在廣大民眾身上,我們不能給予民眾一個不合格的官員,還要讓他們長時間忍受。” 許元勝說道。 “考核是限于哪幾個方面?”這個時候唐晏廷開口道。 “商路,私塾,醫(yī)館以及底層民眾的生活水平。”許元勝一口道出了四大要害。 只要這四點做好了。 民安國強。 “可。”萬樹森點了點頭,只要對南方朝廷有利的,他都愿意接納。 “元勝,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大家也都可以暢所欲言。” 唐晏廷笑著道。 許元勝看了一眼旁邊坐著的向天雷和熊鯤,皆是沉默不語,就連候光耀和海無涯也都淡然喝著茶。 不是不想說。 他們雖然從小也讀書,兵書家里都是一大摞子。 但對于民政方面,牽涉很大,說錯了反而不美。 聽聽給個評判,倒是還可以。 “那我就最后說一句。”許元勝覺得有些話,還是有必要說出來。 “元勝,你說。”唐晏廷笑著道。 萬樹森也點頭一笑,對于自己這個學(xué)生的見地,他是欣然的。 “現(xiàn)在開科舉,多數(shù)還是那一批人參與。” “對于廣大底層民眾而言,并不能立即得到實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