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打聽到,滄縣衙門靠著三處橋梁,收取的通關(guān)費,每個月可達(dá)三十多萬兩銀子。” “比我們青州府現(xiàn)在掌控的三個關(guān)口,還要暴利。” 侯坤低聲道。 “湖漢行省還真是富裕。” “區(qū)區(qū)一個縣,就比我們西川行省三個關(guān)口,還要暴利。” …… “不過他們放棄與否,又豈能阻擋大勢。” 許元勝平靜道。 第二日一早。 許元勝帶著人已經(jīng)來到了城門口。 那邊縣令鄭沖已經(jīng)提前趕來了,要陪同許元勝一起去巡視滄江防線,這一段距離中都很近,自然是最重要的。 曹源和高堯也都來了,看神色并無半點怠慢,好似誠心聽命了。 許元勝帶著一千兵馬,來到了滄江處時。 許元勝看著寬闊的江水從西往東滔滔而流的景象,哪怕是冬季,嚴(yán)寒也無法冰凍江面之奔涌。 一眼看過去,好似看不到頭一般,寬闊處可達(dá)十幾里。 “去看看那三處橋梁。” 許元勝說道。 “大人,請。”鄭沖恭敬道,稍后就朝著下游行去。 大概走了一個多時辰。 江面漸漸的放緩,收窄了不少。 在狹窄地段建立一處橋梁,兩頭是用鐵索固定的,上面鋪設(shè)的木板,此刻行人絡(luò)繹不絕,不少商戶也都在此處。 大批的貨物堆積的如小山堆一般高。 不少民眾正通過獨輪車,不斷的朝著橋那頭運送貨物。 瞅著眼下的運輸量。 估計沒有三五日,別想把這些貨物完全的運輸過去。 “往常也有這么多貨物需要運輸嗎?”許元勝淡淡道。 “稟告大人,往常也是不少。”滄縣縣令鄭沖硬著頭皮,心里罵娘,曹源和高堯真是要銀子不要命。 竟然一夜之間,搞了這么多貨物堆積在此處。 還喊來了這么多人。 是想借此,令許元勝服軟,放棄拆橋? 這是什么地方? 這里是湖漢行省,這里的民眾又和許元勝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和許元勝有關(guān)系的是,滄江一線防御的建設(shè)。 你們阻擋滄江一線防御建設(shè),那就是壞了許元勝的大事。 他豈能罷休? “走,去另外兩處橋梁看看。”許元勝面無表情,沒多說什么。 很快另外兩處橋梁看過后,皆是堆積了不少貨物,人也不少,在旁邊還衍生出了不少買賣吃食等的攤販。 儼然三處橋梁,猶如三處熱鬧的集市一般。 這怎么拆? 這么多人賴以生存,那些搬運貨物的多數(shù)是附近的民眾,周邊的攤販也是借此地謀求生存的。 “鄭大人,麻煩調(diào)集附近村里民眾前往第一處和第三處橋梁搬運貨物,不分男女老幼,只要能走的動路的都可以來。” “這么多貨物,若是憑白耽擱了交易,也是不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