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刻城防之后,建立了大批的房舍,倒是越來越像是關城的樣子了。 熊鯤,向天雷和薛泰華,也被邀請過來了。 紛紛打過招呼。 “罪將見過萬大人。”薛泰華主動上前一步,拱手請罪道。 “薛總兵,何來罪將一說。” “當初是各為其主。” “都是過去的事了。” “現在大勝一統,就連當初在偽朝廷當官的不少官員,除大肆屠戮民眾之外,都已經大赦了。” “你的兒子,參與了橫穿四百里蠻國境內,為炮轟蠻國汗庭做出了杰出貢獻。” “朝廷方面給予了正面評價。” “一致認為平北重鎮未來的總兵,非薛懷仁莫屬。” 萬樹森握住了薛泰華的手,臉露笑意道。 “感謝朝廷。” “我兒心系大勝,是我這個父親拖了他后腿。” “待朝廷旨意下達,我就立即卸任平北重鎮總兵一職,但還請朝廷應允,讓我能參與滅蠻之戰,哪怕當個大頭兵也行。” 薛泰華肅穆道,心底也踏實了,他退兒子上,完成交接,平北重鎮煥發新生,這是好事。 “滅蠻之戰后。” “朝廷對平北重鎮新任總兵的旨意會下達。” “現在平北重鎮還是由你執掌,另外朝廷已經下達征兵令,在平北行省和鎮北行省,為你募集兵員。” “堂堂平北重鎮怎么能只有十余萬兵士。” “這太少了。” 萬樹森笑著道,他來后,對于給予平北重鎮一個新生,又幫其補足兵力,無疑表明朝廷的態度,對于平北重鎮一視同仁。 “平北重鎮定然身先士卒,戰于一線。” “洗舊恥。” “揚大勝邊軍重鎮之威。” 薛泰華當即鄭重表態。 解決了平北重鎮的事。 接下來氣氛就更為融洽。 吃過晚飯后。 許元勝和萬樹森單獨在一處聊了聊。 “恭喜老師。” “大勝一統,老師當年的愿景盡皆實現。” 許元勝笑著道。 “南方朝廷時,還不覺得力有不逮。” “真正大勝一統,才發現各方面很多事,千頭萬緒,不好搞啊。” “怪不得當年先皇,在那個位置上雖有萬丈豪情,卻皇命難出京畿之地。” “難啊。” 萬樹森搖頭一笑。 “我相信老師和唐相的才能。”許元勝呵呵一笑。 “你啊。” “別想置身事外。” “唐相讓我問你。” “現在大勝一統,軍政處是否能夠代替朝廷,掌控天下?” 萬樹森忽然嚴肅道。 “京城那些皇權遺老們,提出異議了?”許元勝反問道。 “不止是。” “就連北地的民眾,身受皇權影響,也都覺得一人掌天下,總比很多人掌天下,更令他們安心。” “畢竟內戰,就起始于掌權的人多,權利分散。” 萬樹森沉聲道。 “一人掌天下。” “到最后又要步入大勝的興衰周期。” “那我們辛苦的打仗,又為了什么?” 許元勝直言道。 “有你這個態度。” “我就安心不少。” “我也覺得,皇權不易再抬頭。” 萬樹森點了點頭。 “不過軍政處確實不易代替一統的大勝了。” “除了老師和唐相,里面都是掌控軍權的總兵,在南北戰爭時加快軍隊掌控,還能說得過去。” “現在大勝一統。” “確實要改一改了。” “要不然別說那些皇權遺老,怕是大部分官員,都睡的不安生。” 許元勝接著說道。 “都是一起打天下的人。” “讓誰下。” “這不好辦啊。” 萬樹森也明白,軍政處現在八人,六個邊軍重鎮的總兵,這無疑讓大勝多了一層軍人治國的感覺。 不利于穩定。 “老師的打算?”許元勝沉吟道。 “暫時沒有打算。” “滅蠻之戰,才剛剛開始。” “整個大勝還在戰車上坐著。” “軍權還要繼續維持。” 萬樹森直言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