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蠻國大汗,快不行了?”許元勝微微眉頭一簇,若是如此,那就能解釋為何沒有蠻國主力出現(xiàn)了。 不過關(guān)于蠻國的都城,說是都城,是帳篷接著帳篷,在蠻國又稱汗庭,具體在什么地方,并沒有查到。 趕上蠻國出現(xiàn)汗位交替的大事,怕是更加隱蔽了。 “知道蠻國那位大汗,在什么地方嗎?”許元勝又問道。 “這……我也說不太清楚,蠻國汗庭頗為神秘,尋常小部落都不太清楚,但是我覺得有一個地方最有可能。” “那里是蠻國朝拜長生天的地方。” “若是蠻國大汗真的要死了,按照蠻人傳統(tǒng),要離長生天最近才好。” 彭大春猶豫了一下,不太確定,又怕說錯話了。 “你來指了指。”許元勝指了指帳篷內(nèi)一側(cè)的沙盤,隨后也走了過來。 彭大春這才敢爬起身來,抬起頭來時也看到了那個沙盤,慢慢的靠近了走過去,不禁撓了撓頭。 “怎么了?”許元勝說道。 “稟告大人,您這上面標(biāo)注的區(qū)域,不太對啊,只有蠻國一半的面積也不到,這上面并沒有我要指出來的地方。”彭大春怯道。 “你對蠻國地域了解多少?”許元勝點了點頭,看來前期雖然對蠻國進(jìn)行了了解,還差了不少。 自己這個沙盤,已經(jīng)比大勝境內(nèi)介紹蠻國地理的卷牘,更為詳細(xì)了。 “我跟隨的那個部落,是專門為蠻國放牧戰(zhàn)馬的,會去不少地方喂養(yǎng)戰(zhàn)馬,我這些年也跟著去了不少地方,小人在鄉(xiāng)下時就是獵人,喜歡記住一些地形。” “倒是知道不少地方。” “就是怕記得不全,影響了大人的判斷。” 彭大春低聲道。 “拿來紙筆。” “把你知道的畫出來,有功無過。” 許元勝只是一笑。 “是!” “小人一定盡力。” 彭大春連連點頭。 很快接過紙和筆,他倒是聰明,知道在沙盤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補充,如此就能讓許元勝更為清晰的一目了然。 大概半個時辰左右。 彭大春再三看了看沒有遺漏之后,就在一個位置上畫了一個圈。 “大人,這里就應(yīng)該是蠻國汗庭所在。” “他們口中的汗庭,其實也就是我大勝的國都京城一般。” 彭大春解釋道。 許元勝仔細(xì)看著這份手繪的地圖,面色凝重不少,比大勝了解的蠻國地方大了不少。 也就意味著人口或許也更多。 在這些區(qū)域里竟是延伸到了出海口的位置。 “這里也有蠻人?”許元勝指了指最東邊一個島嶼,沒辦法,或許是后世的影響,對于東邊的島,沒有什么好感。 “這里是蠻國打下的國家,有一位王子坐鎮(zhèn)。” “蠻國近些年據(jù)說有不少國土,是一位王子帶兵攻克的,他也常年在外面,很少回歸蠻國汗庭。” “我在的那個部落,經(jīng)常有一些蠻國的大官過去部落里挑選戰(zhàn)馬,偶爾會聽到一些。” 彭大春低聲道。 “蠻人為何對新大汗如此有信心,難得那位新大汗,很有能力?”許元勝又問了一句,他在虎跳峽一戰(zhàn),是知道一個叫鐵木鷹的家伙。 貌似也有權(quán)利繼承大汗之位。 但人嘛,就一般般了。 “是蠻國人非誠崇拜現(xiàn)在的大汗,鐵木塵。” “他統(tǒng)一了蠻國各大部落,結(jié)束了部落之戰(zhàn),還讓蠻國國土大大的增加,或許是因為他選擇的后繼人,所以才如此有信心的吧。” 彭大春不敢確定道。 再問了一些之后,彭大春知道就不多了。 稍后許元勝就安排人送彭大春去休息,還是要摸排一下他的身份。 “我們抓的俘虜,還不如彭大春知道的多。”許元勝輕嘆一聲道。 “彭大春若是說的屬實,那就是他待的部落,確實不一般。” “而咱們拿下的這些部落,其實還處于蠻國最邊緣,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深入過蠻國深處,多數(shù)又不識字,不知道也就正常了。” “畢竟在我們大勝邊境小縣,也很少有人知道京城的事。” 侯坤解釋道。 “把彭大春所述以及這份地圖,整理一下,送往京城,那邊我記得有不少蠻兵被俘,求證一下。” “若是屬實。” “那咱們的敵人,可就并非只有驍勇的莽夫了,而是一個常年在戰(zhàn)斗,并見識超群的人。” 許元勝說道。 “大人是認(rèn)為新的蠻國大汗,會是那位常年在外開疆拓土的蠻國王子?”侯坤臉露肅穆。 那將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