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沖帶領陸軍兩萬人的部隊往太廟走去。 張沖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后面依次跟著關奎龍等陸軍將領。 陸軍的戰士們肩扛各種新式武器,邁著整齊統一的步伐,連發步槍上都裝著雪亮的刺刀。每個人都邁著同一個步伐,整個隊伍里一個亂動的都沒有。兩萬人的行動,靈活的像是一個人。 這也依賴于張沖所設置的軍師營連制度,層層指揮,可以使上級的命令快速準確的傳達到每一個士兵耳中。 在道路兩旁的老百姓們,紛紛對這支隊伍豎起了大拇指,高喊著“皇上萬歲,陸軍威武”。隊列里的陸軍士兵們看到老百姓們這么擁護自己,頭顱越發的高昂,胸脯越發的挺起。 朝廷里的武官們看到陸軍整齊的隊伍時,第一反應是驚訝,他們驚訝皇上居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訓練出這樣一支軍隊。第二反應是疑惑,這支軍隊肩上扛的武器怎么從來沒見過?最近聽說皇上在工部搞了個什么武器研究所,難道這就是武器研究所搗鼓出來的新玩意? 張沖一身戎裝,佩刀,乘騎來到了午門外,等到張沖前行至玉河橋時,皇家侍衛們鳴角吹螺。 參加儀式的文武百官們在雄壯的軍號聲中步入禮堂。禮部堂官恭迎張沖來到拜天圓殿,諸王公大臣,皇家侍衛等各依次序立。 在張沖的帶領下,君臣先后行三跪九叩祭天大禮。 禮畢。 螺角齊鳴,禮部堂官恭迎張沖來到大堂外,祭拜軍旗大神,君臣仍行三跪九叩大禮。 隆重的祭天祭旗禮儀之后,張沖率領陸軍出德勝門,踏上此次親征之途。 隨征陸軍將士們皆于馬上直腰而坐,等到張沖的圣駕一過,各級軍官整理隊伍,相隨進發。 張沖率兵出征前的禮儀氣勢威武雄壯,不僅體現出天子至高無上的威嚴和權力,也表明了張沖率軍親征的決心。這是張沖率軍平定全國各處叛亂的戰前動員和盟誓,由此也能使朝堂里的大臣們,見識一下陸軍這支“天子親軍”威嚴。 出了德勝門沒多遠,張沖所率領的大軍便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豐臺大營 豐臺大營,因駐扎在北京城外西南方向的豐臺而得名,由精銳的八旗軍隊組成,是拱衛清朝時期京畿重地的重要軍事力量。 豐臺大營是大清朝戍衛京畿的重要精銳力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豐臺大營提督統轄,直接效忠于皇帝。 由于豐臺大營的重要性,對于豐臺大營的管理和統帥也是皇帝十分看重的,沒有皇帝的親自統領或者皇帝的圣旨及手諭,任何人都無權調動豐臺大營的士兵。而豐臺大營也是處于高度戒備的狀態,在士兵的統御和管理上,也比其他兵營嚴格許多。所以說,豐臺大營乃是當今大清除了陸軍以外最精銳的部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