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姐? 不止是中年女人一愣,沈凌瑤也是一愣。 按照她的認知,趙青峰從沒來過滬城,什么時候認識了這么個張姐? 網絡上嗎?不可能啊,大蜜蜂什么事都和自己說。 其實并不奇怪,沈凌瑤不認識張雨欣,互聯網界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除了是個女老板以外,她更是奠基華夏互聯網的第一人。 六年前,她就已經在中關村頗有名氣,當時,海淀南大街零公里處,白頤路南的街角旁邊突然矗立起來的一塊廣告牌寫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廣告語,正是出自張雨欣之口----“華夏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廣告牌的出現,讓圍觀群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1996年的京城,高速公路才通兩年,還是通往京城機場的,哪兒來的什么信息高速? 他們不懂。 這是張雨欣創辦的華夏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宣言’。 而要說起張雨欣,也是個不尋常的人物,只不過命運多舛,時至今日,英雄遲暮。 張雨欣生于1963年。 23歲時,來自北方的她,在華夏科技大學畢業。 這位就讀于化學系的才女,是華夏科技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女學生會主席,并且兼任詩社的社長。 只不過畢業之后,這個別人都以為會出國深造的才女,卻毅然決然放棄了出國和考研的機會,選擇到‘華夏科學報’,成了一名記者。 三年之后。 張雨欣跳槽到華夏科學院,從事企業研究工作。 在此期間,她真正見到了中關村的一夜崛起,和許多潮起潮落的故事。 80年代末,正是理想與激情最為迸發的造富年代。 當時月薪只有一百多的張雨欣,也和別人有著同樣的夢想,那就是,發大財! 許多人的商業生涯似乎都是這么開始的。 到了1992年,張雨欣早已離開科學院,成為‘92下海派’,做策劃、賣電腦、搞bb機,什么來錢快就做什么,也借此積累起了第一桶金。 而真正改變鄭雨欣命運的契機,要從1994年的漂亮國之行說起。 那一年,歐美上網人數首次突破200萬,全球互聯網用戶也達到了500萬,張雨欣親眼見證了斯坦福的兩個大學生在車庫里成立了雅虎。 敏銳的她,感覺自己就像乘坐時空機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