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 這次比賽考研的就是創新力與可行性。 比賽結果會通過綜合評分來判斷,只要足夠創新,足夠可行,那就可以獲得馬教授和863計劃的青睞。 時光飛逝。 轉眼之間,夕陽西斜。 裁判組宣布大家暫時停止比賽,第二天繼續。 同學們紛紛走出大禮堂,有的勝券在握,因為已經有了目標。有的則垂頭喪氣,一天的時間什么都沒討論出來,還是在走老路,如果明天再沒有可行的創新計劃,估計這次比賽就進不了前十了。 “吉大的同學,等等。” 剛出禮堂,華清的兩個學長從后面追了上來。 李平很露怯,因為呆了一天,插手插嘴都插不上。 聽人家笑著打聽自家的項目,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反而是趙青峰站定身形,與華清學子侃侃而談,聊著聊著,很快便反客為主,聊起了當今‘時尚’的計算機議題。 “你也懂ipv6?” 華清學子覺得吉大學生不應該了解得這么深。 畢竟從目前國際情況來說,ipv6的技術都掌握在歐美手中。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趙青峰的凌峰科技已經開始逐漸升級ip網絡,李志和蔡樹文的發展方向就包括ip網絡,這也是凌峰科技下一代胡亮網發展的重要基礎試驗項目。 “略懂一二。” 趙青峰隨便和他們聊了聊‘數字簽名’、‘防火墻’、‘報文’等等專業性的名詞。 華清學子越聽越迷糊,直至趙青峰走出好遠之后,其中一個帶隊的才說,“這吉大的學生在哪兒自學的,竟然分析得頭頭是道?媽呀,不會是剛才咱們討論得太大聲,被他聽到了關鍵詞吧!明天注意點,別再亂說了。萬一要是都被他們抄走了,咱們奪冠的可能性可就要比京大低了。記住,無論如何這次也要奪冠,咱們絕對不能給京大留一點兒機會。” 顯然。 華清心中的對手只有京大,其他學校都是泛泛之輩。 剛說完,華清的幾個老師走了出來,問詢情況。 學子們沒提趙青峰,只是基于項目的創新發展又聊了聊。 老師們也有點兒發懵,只能給出大概方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