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天不見,李文殊比之前客氣了許多,“你和李想處上了?” 李文殊臉色一紅,搖了搖頭,“沒,我是想問問你到底在外面做什么呀,李想最近變化好大,通過推廣樂信賺了不少錢,我每次問他怎么做到的,他都說是你幫忙弄的。所以我想,你是不是認識樂信公司的人呀,我也想抽空賺點錢。”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推廣。 李想不過是受到了趙青峰一點點的資源傾斜。 但這對普通人來說已經很多了。 這才多久,就買了個人電腦,使得李文殊羨慕的同時也有些眼紅。 趙青峰說到,“這是秘密,李想是我室友,所以我告訴了他。你不行,咱們關系還沒到位,我的意思是,倘若你成了我的弟妹,或許我可以讓李想告訴你實情。” 李文殊有點兒糾結。 現在和李想在一起的話,看起來發展勢頭還不錯。 可推廣樂信終歸是短暫的營生,萬一以后沒錢賺,他家又是農村上來的,還能有啥大發展嗎? “我大學畢業前還沒做好談戀愛的準備...” 李文殊轉移話題又聊了幾句,兩人到了于老師的辦公室。 “小峰,文殊,下午組織一下全班同學捐款,明天去凈月區的孤兒院和敬老院探望。” 于老師直言不諱地交代了新任務。 這也是吉大的傳統,每年剛入學的新生都要做。 目的是全面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教育。 趙青峰見怪不怪,畢竟從小就經歷過。 比如小學時學校組織的幫清潔工人掃雪,中學時組織過的烈士陵園掃墓,高中時也曾去過縣城的敬老院幫忙。這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經歷。 但他也有點兒心痛。 因為二十年后,好多事情已經變了本心,成了形式主義。 擺拍成了流行,人心早已不古。 于老師又做了交代,“班級里的組織捐款并不強求,條件好的可以多捐一點,條件不好的可以少捐或者不捐,反正咱們去了也是干活,出力氣也算做貢獻,具體怎么說,就交給你這個班長和李副班長了。對了,這是我個人捐的5000塊錢,你先拿去,給同學們支付來往路費以及組織他們買些水果什么的。” 于老師給的5000是趙青峰許諾給他的工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