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想把服裝廠收下來嘛,需要打樣,媽你去秀場幫我選幾件爆款回來,我預算是5萬。” 錦書這一招以退為進,狠狠地砸到老母親的心尖上。 “怎么才買5萬的?太少了吧?” “我給你算筆賬啊。”錦書掏出隨身帶的迷你小算盤,開始給親媽扒拉起利潤。 “奢侈品從生產到銷售,大概是有100倍的加價率,普通品牌的加價率大概在4到8倍之間.......” 陳晨聽得云里霧里,想打哈欠還怕被閨女聽出來。 這說的都是啥啊! 邊上偷聽的于弘文倒是聽出點門道。 他本來是想聽聽,閨女有沒有想爸爸。 剛剛甜甜地喊媽媽,他也是很眼饞的。 閨女半個字都不提爸,于弘文這叫一個失落。 不過說起生意上的事,于弘文明白了,給媳婦解釋。 那些過于復雜的利潤計算公式陳晨聽不懂,不過她明白一件事。 “寶貝,你的意思是,賣咱們1000美刀的衣服,出廠價是10美刀?” “是的,不算品牌價值,成本價大概就是這些。” 陳晨突然覺得,她可能也不是很想買那些衣服。 “媽,我再給你算一筆賬啊,咱們進這些貨拆了打版,借鑒改良,做出加價率10倍朝上的爆款并不難。” 錦書覺得做服裝前期,沒必要花那么貴的價格請設計師。 后期牌子做起來,再請也來得及。 前期走量,她從后世帶過來的記憶,以及拆點奢侈品爆款做仿版,足夠了。 做服裝的思路跟電器剛好是相反的,電器是死守版權,鉚足勁兒搞研發。 做服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賺一波再說。 雖然這么看是有點雙標,但是賺錢么,不寒顫。 “知識產權這塊怎么說?”于弘文忍不住插嘴。 “服裝跟電器不一樣,電器主要元件就那么幾個,抄襲一告一個準,衣服我們借鑒版型,面料自己開發,圖案改一改,誰敢說我們抄襲?” 服裝面料可以申請專利,圖案logo可以申請專利,版型可沒辦法。 “你仿那么貴的牌子,國內推得動?”于弘文再次發問。 邊上的陳晨已經無聊到扣指甲了,別問,問就是,一句也聽不懂,好像天書。 “國內可以作為高端品推一推,打個知名度,盈利還是得走外貿,鮮花我都能賣出國,衣服也一樣。” 九十年代外貿可是最大的風口,服裝、紡織品、箱包,都有很大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