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錦書拎著裝著耗子尸體的垃圾袋出門,留林毅軒在家回味她的話,若有所思。 小錦處理恐懼的方式跟正常人不太一樣,這會不會是她夢魘的原因呢? 林毅軒能想到,錦書也想到了。 所以她扔完垃圾并沒有直接回家,找了路邊的小店,她要打電話。 這會座機安裝費不便宜,想要打電話只能到有電話的小賣店,付費撥號。 昨晚的夢讓錦書很不喜歡,她選擇直面恐懼。 按下記憶里熟悉的號碼,電話很快接通。 “喂您好,這里是二外總機,請問您接哪里?” “我是少年樹雜志社的編輯,請問英語系于子英老師在嗎,她女兒于錦書年前在我們這投稿,有筆稿費想打給她。” “于子英老師的女兒.....?!”接話員顯得很驚訝,話筒被按上,似乎在跟身邊的人交頭接耳。 隔了一會,接話員的聲音再次響起。 “于子英老師請假了,她大女兒出意外沒了,于老師在辦葬禮,要不您留個聯系方式,等她上班我讓她聯系您。” “不用了。”錦書掛斷電話,悵然。 果然是這樣。 這個時空的“自己”消失了。 其實她穿過來時,就想過這個問題。 她穿到于幺妹身上,這個時空十二歲的自己會怎樣。 只是她根本不愿意想起前世那些所謂的“家人”,想到那些人就惡心,不想跟他們有任何瓜葛。 如果不是昨晚夢到了往事,錦書連這個電話都不打。 現在確定了,了卻一份心思,以后也不會再聯系這些人,她的今生不會跟那個所謂的“家人”有任何瓜葛。 這就是于總面對恐懼的方法,直面問題,絕不回避。 只是有個事,錦書有點耿耿于懷。 她前世十二歲時,差點出車禍,是一個軍人大哥哥救了她。 她不記得那個哥哥的臉,依稀記得他好像是受了傷。 他救下她后,看她心不在焉,陪她聊了一下午。 她那時精神恍惚,過馬路不看車,是因為那天是她妹妹的忌日。 妹妹才死了兩年,全家人都已經不記得她曾存在過,沒有人為她憂傷。 錦書恍惚難過,也有輕生的念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