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買了豆汁和焦圈,把焦圈撕碎了泡在豆汁里喂孫英。 “本來是想喂你喝豆漿的,但想到你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應該會喜歡豆汁吧?” 孫英在心里咆哮,不,她不喜歡! 豆汁那令人惶恐的味道,不是所有京城人都喜歡。 兒媳婦好是真好,但是喂她喝豆汁啥的,大可不必! “放心吧,我有賺錢的能力養你,豆汁管夠。”錦書想著多跟孫英說說話,或許有利于她恢復。 孫英聽到豆汁管夠,淚流成河。 “家鄉的味道會喚起你的意識吧,我晚上做京城特色鹵煮給你吃,咦,怎么又哭了——會不會是眼睛有炎癥?” 錦書看孫英眼角有淚,琢磨等賺了錢要問問大夫,總流眼淚,需要上眼藥水嗎? 孫英不需要眼藥水,她只想快點清醒。 握著她好兒媳的手滿懷愛意的說一句,你婆婆我既不喝豆汁,也不吃內臟,如果她能醒,做飯就不需要兒媳婦動手了,放著,她來! 錦書吃了早飯又琢磨起賺錢的事。 磁帶生意不能做了,低價進貨的手法只能用一次,手里資金太少,正常價格進不了幾盤。 酷熱的天氣給了她靈感,這種天賣冰棍,再合適不過。 九十年代初期,冰柜已經陸陸續續出現在店里,京城作為國內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冰柜普及率遠超其他城市。 但再怎么普及,也不可能覆蓋到所有地方,推著自行車捆著的雪糕箱才是主流。 做雪糕生意需要木頭箱子,上面蓋著大棉被保溫,還得整兩條報廢車胎固定用。 車胎好弄,林毅軒群眾基礎好,畢竟是打遍方圓5里地混混的大英雄,修車的師傅看到是錦書,很痛快就給她一大捆廢車胎,根本用不完。 雪糕箱是難題,她打聽了,在雪糕廠買一個專用的箱子得20塊錢,想要做這個生意繞不開木制雪糕箱。 錦書手里就二十多塊錢,買箱子就沒錢進貨了。 她打算自己做。 找鄰居借了鋸和錘子,又去五金店要了點膠殼板邊角料,回來在院子里叮叮當當一通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