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很多人之于戲曲,根本就談不上說喜歡或者不喜歡。 一般來說,想要評價一個事物,首先得了解這個事物。 而戲曲,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基本上就沒去接觸過。 是有些人受到各種影響,覺得戲曲就是過時的、落后的。 從來沒有認真聽過就說接受不了,甚至是沒來由地抵觸,覺得很難聽。 當然,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 了解過之后還是覺得自己接受不了,這當然無可指責。 有接受不了的,那肯定就會有能接受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想要接觸什么都非常方便,也很容易找到同好。 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反而有很多年輕人對戲曲等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 有一個可能讓很多人會覺得反常識的事實,就是現在不少年輕人都喜歡聽戲曲。 這種傳統文化,從只有老人才會去聽,正逐漸有朝著只有年輕人會去聽的趨勢演變。 留園里,李茜這一開口,就炸出來了不少這樣的年輕觀眾。 “唉喲我去,這味也太正了。” “昆曲不愧是百戲之祖,聽起來就是特別有味道。” “李茜已經進軍娛樂圈好幾年了吧?這唱腔居然沒落下也算是難得。” “主要也是張歡詞寫得好,昆曲可是最雅致的戲劇,但凡詞差一點都沒有那種味道。” “原來這就是昆曲,還蠻有意思的。” “正宗的吳儂軟語,見識到了見識到了。” 除了直播間里,很多觀眾都來了興趣之外。 現場也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圍觀,而且不少人臉上也是露出的激動的笑容。 這一看就是對昆曲多少有點了解的,屬于是突然聽到比較驚喜那種。 還有人則是興致勃勃的表情,這是之前沒有聽過但是乍聽之下也感覺頗為有趣。 至于沒有興趣的,多看兩眼就走開了,不會一直駐足盯著看。 這一段唱詞并不長,主要是昆曲的唱腔普遍都比較緩,所以唱的時間頗長。 唱完之后,李茜還感覺意猶未盡,看向張歡問道:“沒了?” 雖然張歡現在就可以把全本的《牡丹亭》給拿出來,但這不符合他的訴求啊。 于是他果斷地就說道:“沒了。” “我才開始構思這個故事呢,能有這樣一首唱詞就已經很不錯了好不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