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沙摩柯也不自稱蠻王了,當即跪倒在地,碰碰磕頭,恭敬程度不下于當日義子三兄弟。 董璜輕松跳下巨象,上前扶起沙摩柯,笑道“我乃蠻王也!” 說罷,解下了腰間佩劍賜給了沙摩柯“可愿持此劍,為吾鋒銳,替吾掃滅敵寇?” “沙摩柯愿為大王效死!” 這一刻,手持董璜佩劍的沙摩柯熱淚盈眶,對董璜的忠誠達到滿點。 大王果然如同傳說的一樣不歧視蠻人! 大王竟然將佩劍賜給我這個卑微的蠻人! 沙摩柯感動欲死。 只是,沙摩柯所不知道的是,像今天賜給他的佩劍,董璜一共有&nbp;108把。 之前,在把青釭劍賜給趙云后,董璜就萌生出了賜諸將佩劍的想法,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很吃這一套,將君主贈與隨身佩劍視為莫大的榮耀,可以極大提高手下的忠誠度。 在得到益州之后,董璜就讓能工巧匠蒲元打造佩劍,并將收集到的包括來自大漢府庫的隕鐵奇珍都給了蒲元,任蒲元取用。 于是蒲元在金牛山開爐,耗光了所有珍貴材料后,蒲元共打造出了五階上品寶劍八柄,五階下品寶劍一百零八柄,四階寶刀三千多柄。 蒲元給董璜最大的驚喜不是他打造的兵器有多鋒利,而是他打造的兵器竟然能夠被無限戰爭空間認可! 單憑這一點,馬鈞的重要性就要勝過董璜麾下大部分武將! 而且因為蒲元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工匠,和華佗、馬鈞一樣有一顆實現階級躍遷的官迷之心,加官進爵封侯一套流程下來,自然就忠誠度滿點。 這些珍貴的兵器,八柄五階上品劍被董璜取名皇者之劍,帶有銘文“皇”“璜”二字,暫時自用;一百零八柄五階下品寶劍被董璜取名為王者之劍,帶有銘文“王”“璜”二字,專門用來籠絡已經歸心和歸心可能性極高的武將。剩下的四階寶刀,董璜主要用來裝備自己和禁衛將領的禁衛。 一根筋的沙摩柯哪里知道這些道道,只覺得董璜絕對是天下最好的大王。 之后,沙摩柯率部加入了董璜武裝游行的隊伍,幫助董璜勸服周圍蠻夷。 董璜大軍順著沅水南下,并沒有在零陵郡多做停留,很快便來到了桂陽郡。 桂陽太守趙志是個病癆鬼,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這次并沒有親自出迎,帶他出迎的是他的親弟弟趙范。 無論歷史還是演義中,趙范最終都成為了桂陽太守,當趙云來攻打桂陽郡的時候,好弟弟趙范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寡嫂樊氏許配給趙云。 主打一個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