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inf 董璜基本平定益州,最開心的要數董卓。 至此,董卓已經掌控了雍州、涼州、并州、益州全境、大半個冀州以及豫州、兗州、荊州的部分郡縣,大半天下已經在他或者名義上在他的掌控之中! 關東諸侯茍延殘喘,最強的袁術也遠在壽春不敢西望。這讓董卓空前膨脹起來,他覺得,封王的時機成熟了! 摸著伏皇后隆起的小腹,董卓獨斷專行的草擬了給自己封王的圣旨。 索性,董卓還沒有徹底上頭,還記著董璜提的混淆視聽的建議,所以他不光給自己封王,還給袁術、劉虞、董旻和董璜封了王。 只不過,出于高人一頭的心理,董卓創造出了漢代沒有的親王——郡王兩級王爵,董卓給自己的是一個字的親王,給其他人的都是兩個字的郡王。 給自己搞了個三辭三讓后,董卓正式成為了涼王,朝廷大事盡出涼王府!董卓的篡逆之心已經毫不掩飾。 袁術被封的是汝南王。 對于被封王,袁術先是憤怒,繼而覺得董卓是怕了他,想要和他共分大漢天下。這對于野心勃勃的袁術而言,好比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好在楊弘等謀士多次勸諫,讓袁術熄了接受董卓封王的心思,因為袁術也發現接受一個粗鄙的仇人的封王,拉低了他的檔次。 于是,袁術的騷操作來了,他自封楚王,在爵位上跟董卓齊平,還登臺祭天,做好了事情有變就自立為皇帝的準備。 楊弘…… 劉虞被封的是令支王。 說實話,這個封賞就明顯是挑撥離間了,眾所周知,劉虞和公孫瓚不和,而公孫瓚的老家是令支。劉虞理所當然的拒絕了這個爵位,并且殺了使臣,但這卻并不能夠阻止公孫瓚對他惡感的飆升。 公孫瓚本來就野心勃勃,這次的事讓他忽然意識到,如果他吞并了劉虞完全占據了幽州的話,是不是也可以弄個幽州王當當?如果再吞并冀州的話…… 董旻被封的是邯鄲王。 他開開心心的接受了。 封王本來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事,他才不在乎什么郡王親王呢!他只想到他的封國變本加厲的作威作福! 董璜被封的則是成都王。 董璜倒也沒有什么意見,雖然他更喜歡驃騎大將軍的稱號,但本將軍有百萬大軍,寡人稱孤道寡很合理吧,誰反對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