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群忘恩負義的混蛋,虧我不計前嫌地提拔他們!他們竟敢都背叛我!我要親自討伐他們,讓他們知道違逆我的代價!” 涼州軍團內部擴大會議上,憤怒的董卓抽刀砍斷了案幾。 “叔父,些許跳梁小丑,何須親自出征?” 早有準備的董璜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并解釋道:“諸侯們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表外寬內忌,好謀無決;袁紹公卿子弟,紈袴膏粱;張邈東平長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談高論,紙上談兵,都非軍旅之才。而且諸侯之間尊卑無序,矛盾重重,不可能同心共膽,共同進退!” “更何況,山東承平日久,民不習戰;縱有百萬大軍,不過是一群廢物罷了;而叔父麾下,既有在座的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也有不亞陳平張良的謀士;麾下涼州、并州大軍終日與羌胡作戰,悍勇無畏;久習戰陣的洛陽中央軍也是裝備精良!” “叔父大軍如果進攻關東諸侯軍,譬猶驅虎兕以赴犬羊,鼓烈風以掃枯葉,誰人能擋?” “這樣的對手,又有什么資格值得叔父親自出征呢?” 董璜借用了歷史上鄭泰勸說董卓的話,擲地有聲道。 “泰山大人,璜弟說得對啊!您貴為相國,一人之下,朝廷所系,豈能因為一群跳梁小丑而輕易出征?” 董卓的首席謀臣李儒也勸說道。 “兄長,俺也這樣覺得!” 董旻緊接著明確表態。 “泰山大人,俺也一樣!” 牛輔同樣表態。 “主公,我愿意率軍出征!” “我也是!” “俺也一樣!” 董卓的麾下紛紛表態,表示關東諸侯就是土雞瓦狗,他們愿意親率大軍為主公分憂。 “好,好,好!” “璜兒說得好!” 董璜的一席話,簡直如同逮住g點的xx鷹之手,成功把董卓說high了! 同時,董卓也終于回過味兒來,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之前那個需要沖鋒在前,以命博富貴的武將了,而是尊貴無比的相國,可不能什么事都親自出手。 而且退一步講,萬一他親自出征,一旦戰敗,那就是動搖根基,他依靠軍事建立起來的威懾都會受到巨大的沖擊,而如果只是手下戰敗的話,他卻還有補救的機會。 董卓沖李儒使了個眼色,早就做足了功課的李儒立馬會意,指著地圖開口介紹道:“這次諸侯來勢洶洶,兵馬超過百萬,主要分為了五路:劉表、王匡為一路,總共兵力約二十萬人,屯兵河內一線,既能威脅虎牢關又威脅小平津與孟津兩個渡口,以冀州為依托,為諸侯提供糧秣; 袁紹、劉岱、張揚、張邈、張超、橋瑁、袁遺、曹操、鮑信、孔融、公孫瓚、袁遺、韓馥一路,總兵力四十萬左右,屯兵酸棗,主要威脅虎牢關; 孔伷為一路,帶兵五萬屯兵潁川; 袁術、孫堅為一路,總兵力約二十萬,屯兵魯陽,與孔伷互為表里,威脅太谷、廣成、依闕一線,同時又能威脅武關; 馬騰與韓遂派出了兩三萬人寇陳倉,威脅三輔之地; 其他諸如徐州刺史陶謙、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咨,雖然也都加入了叛軍,但并沒有真正出兵,只是搖旗吶喊罷了。” 李儒介紹完軍情,董璜的眉頭微皺。 他倒不是害怕對方人多,而是沒有從諸侯的配置中看出多少戰爭代行者參與的影子。 董璜可以肯定,大部分諸侯麾下,肯定有著戰爭代行者的存在,只是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暗搓搓的搞什么罷了! 一百個戰爭代行者的蝴蝶效應,讓董璜也不敢保證接下來戰局的發展究竟是向著什么方向!更不敢用歷史的慣性或者演義的發展來看待問題! 不過,索性他也不需要考慮太多,直接靠實力碾壓就是了! 從任務開始到諸侯討董,不過三個月的時間,連占據了如此多資源的董璜都沒有精力搞出大威力火藥,只是讓少府的工匠們好歹弄出了一點黑火藥,他可不相信其他人就能夠直接來個工業革命! 三個月的時間太短了,代行者們能夠獲得他們投效對象的信任,掌握一定的兵權,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科技樹方面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至少不可能有決定戰爭勝負的成就! 在這種情況下,兵力強弱、謀臣武將的能力、后勤保障就成了戰爭的決定因素! 所以,優勢在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