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梁甜打趣著笑道:“不追了?我還給她準備了演唱會的門票呢。” “那你自己跟她說去,估計還是會去的?!? 段嘉嘉和李長淮就是應試教育這么一路走過來的。 他們也沒有一定要女兒寧寧接班的意思。 畢竟,真要接班。李長淮那里是做手機電腦和智能項目的科技產業,段述南已經成功從電動車跨界到了汽車行業,而且在國內做得還很不錯,相關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水平。 段嘉嘉這里還有文娛產業。 接班,接誰的班? 段嘉嘉跟李長淮還有段述南討論過。 既然都不好說的話,那就讓寧寧自然成長,隨性長大。 以后想要做什么,就讓她自己做選擇。 段嘉嘉他們也沒有想過要寧寧做什么特殊的精英教育。 在這個起點上,寧寧就算是走應試教育,也已經超過許多人了。 既然沒有想過讓她往精英培養,那么一切想要學的,就讓寧寧自己選擇。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因為接觸到的層次不同,所以寧寧從小學的東西自然就要比大部分人更專業,也更特殊。 比如寧寧會騎馬,還不是隨便騎著走兩步,她是會正兒八經馬術的。 這是寧寧跟著段嘉嘉去參加聚會的時候,從合作商的女兒那里知道后,好奇地去上過一節課,最后她自己喜歡,跟段嘉嘉和李長淮申請后,李長淮給她在京城那邊報了馬術課程,每年寒暑假都會去參加,上學期間的小長假也會約上教練上課。 這是經濟地位決定的。 所以,哪怕寧寧按部就班地走著應試教育的路線,她所接觸到的許多事情,甚至是她的學校,都比大部分人要好得多。 這里的差距,是一代人的差距。 后天的努力或許可以追趕上,但那一定是擁有原本就比別人高的智商,還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能得到的結果。 段嘉嘉和寧寧幾人作為既得利益者,當然不會去想這些。 說句可悲的,他們或許比大部分精英階層更顯得有人情味的地方,是他們一家人,包括段述南,他們都承認自己的成功是乘著時代的春風而起的。 他們的成功里有國家的支持,也有自己的幸運,最后才是自己的努力和商業嗅覺。 而大部分精英階層,或者應該說是成功階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