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日新月異。 南北論壇的征文活動的確吸引了不少人關注。 九十年代的文藝青年不說十項全能,多少都有些才藝。 在學校還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像段嘉嘉這樣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去上班的,還是少數(shù)。 南北論壇得到了資金,也順勢步入正軌。 不僅段嘉嘉這里一片形勢大好,李長淮和段述南也是一樣。 電動車在京城和滬市備受好評。 尤其是在滬市。 炒股的阿姨和叔叔們賺了錢就去買一輛小電瓶車,平時自己用,買買菜,去接送孩子都方便得很。 這種小車比起摩托車更靈巧,要是怕被偷走,努努力還能抬進家門。 速度也沒有摩托車那么快,深受這些阿姨們的喜歡。 原本段述南想從樺水市慢慢擴張到周邊,結果因為滬市和京城大好的形勢,反而帶動了周邊,車賣得更好了。 為此,段述南還特地聯(lián)系了胡芃,希望胡芃可以提一下關于電動車管理條例的事情。 他可不想這邊盆滿缽滿的時候,突然被卡了脖子。 就算是要卡,也得是他自己愿意上鎖,有所準備才行。 李長淮就更不用說了。 網(wǎng)吧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的時候電腦都不夠用。 為此,李長淮和那幾個合作人又增添了十幾臺電腦。 不要小看九十年代大城市的消費能力。 不僅網(wǎng)吧生意好,李長淮的電腦出售生意也不錯。 他在香江那次看到學到的,直接用在電腦售賣上,利潤點對比從前提高了不少。 李長淮直接成了大功臣,就連他們的分紅比例都重新安排了一次。 那幾個跟李長淮合作的二代三代心里都清楚。 他們手上有錢有人脈,但李長淮手上有錢,他還有腦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