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長淮搖頭:“這幾年不少外國的電器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四洋電器這幾年都沒有推出適合的產品,還要跟人打價格戰,李晟哪里有時間過來?李晟不來,祝丹萍就更不會來了。” 在祝丹萍的心里,李晟第一,李長輝第二,其次才是父母,最后的最后,才是李長淮。 甚至李長淮都排不上號。 段嘉嘉很難想象祝外公和祝外婆的心情。 也難怪當時李長淮提出轉戶口的時候,祝外公會那么激動了。 養兒防老,這是國人的傳統思想。 祝外公和祝外婆不管是為了面子,還是為了什么,當初對祝丹萍的好是真的。 可祝丹萍就是個“撒手沒”,離開之后就不再回來。 給了錢還覺得這是對祝外公和祝外婆最好的養老待遇。 殊不知老人家要的根本不是這些。 現在逢年過節都不回來,也難怪祝外公在得知李長淮答應給他們養老后,會那么幫著李長淮對抗李晟一家人。 “不說他了。”李長淮擺手,他猜到李長輝是個腦子笨的,但沒想到會這么蠢。 這么容易被拆穿的謊言,竟然還能說得繪聲繪色。 要不是那位叫葉謹言的同志跟李家和段嘉嘉都不熟悉,否則都能當場揭穿李長輝的謊言。 就李長輝這個腦子,李長淮確定四洋電器交到他手里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不過,這些都跟他沒關系了。 “你什么時候回學校?”李長淮這次回來,除了幫著曹勇查看炸雞小吃店的幾家店賬本有沒有問題之外,還給曹勇指明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曹勇誤打誤撞,竟然在老家弄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養殖場,做得有聲有色。 但現在唯一麻煩的是,養殖場大了,現有的幾家店無法消耗掉這么多的雞肉。 曹勇想過降低價格,但被李長淮拒絕了。 這次干脆給曹勇提出了加盟店的概念。 就像國外的炸雞店一樣,他們提供腌制好的雞腿和油炸技術以及各種工具,對方需要在他們這里購買設備和店鋪裝修培訓等等。 “我?元宵節后吧。”段嘉嘉喝著牛奶,正好看見端著貨物興高采烈走進來的曹勇,笑道:“看樣子你們今年賺了不少啊,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曹勇笑得這么開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