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時候也不是沒有商業片,但很少。少到放在這個時期大部分電影里屈指可數的地步。 段嘉嘉有的時候都覺得這個轉變像是兩個極端。 這個時期的國內電影市場大多從曾經被人詬病的樣板戲,到后來段嘉嘉所了解到的那個充斥著數據、流量、大制作的電影市場,像是兩個極端。 段嘉嘉想了想,說:“我聽說京城那邊好像是要籌備一部合拍片?如果是的話,那我們還真的要好好的打磨一下劇本。” 胡萊抬眸看她,眼神里還有些驚訝,試探著問:“你是說《霸王別姬》那部片子?” 段嘉嘉猛然想到,自己再厲害那也只是一個小縣城里的學生,怎么可能會有這樣的渠道消息? 連忙笑道:“我也不知道,但我聽說那邊有。現在大陸電影市場跟香江那邊接觸頻繁,而且香江那邊看似紅火,但我總覺得電影質量不如從前。連少氏都開始轉向電視劇,您覺得在香江那一批電影導演和從業人員會去什么地方發展呢?” 香江電影的輝煌到衰弱不是沒有過程的。 只是衰弱得太快,仿佛一下子就再也追不上從前的光芒。 大量的電影從業人員北上,其實也是抽走了香江電影的最后一點氣。 哪怕后來還是有導演堅持香江電影,但那都不是從前的味道了。 胡萊原本想要點煙的動作一頓,目光詫異。 他冷不丁問:“那你覺得我現在往香江那邊擠,是不對的?” 不光胡萊,上次想要簽下《鬼谷》電影版權的劉思凱也想要去香江發展。 “也不是不對。香江電影可以稱之為電影工業的雛形。不可否認那邊的電影從業人員能力卓越。畢竟,哪里能做到七日鮮?但香江電影可以。七日鮮也不乏過得去的作品。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去學習。寶島電影、東南亞地區的保護機制讓香江電影這些年發展得頗為艱難。加上國際形勢……”段嘉嘉想到上輩子的經驗,說:“或許幾年后也有曇花一現的輝煌,但那邊還是不可阻擋的會走下坡路。” 香江電影發展的黃昏,也同樣美得迷人! 后面胡萊又拉著段嘉嘉聊了不少有關電影的事情。 段嘉嘉對于電影行業的發展肯定沒有那么的清晰了解,但大致發展還是知道的。 其實九十年代后期開始就出現了不少耳熟能詳的佳作,國內第五代導演的地位也差不多都是九十年代的幾部電影徹底確立。 直到電影《英雄》的出現,大陸商業片才徹底出現在大眾面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