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瑤得到了聯系方式也沒有久留。 十萬字的稿子,哪怕她已經整理過一次,要在兩天的時間內再整理好,也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她現在要分秒必爭! 江瑤走后,陳崢年看著段嘉嘉,好半天才說:“你真是給我出了個大難題!” 陳崢年對段嘉嘉的感情其實很復雜。 其實作者和編輯更像是合作者,作者提供文稿,編輯需要審稿以及推廣。 作者賺得多,編輯也能得到相應的獎金。 這是表面上的收入,隱形的則是能力的表現。 陳崢年可以說,他現在是《武俠夢》雜志社所在文化公司旗下的所有雜志社和報社里,出頭最快的年輕編輯。 可以說,段嘉嘉能有多成功,陳崢年這個編輯就有相應的成功。 而且,段嘉嘉好幾次都讓陳崢年狂熱的念頭冷靜下來。 毫不夸張的說,段嘉嘉是陳崢年的指路明燈。 “江瑤現在沒多有名氣,楊主編那邊應該挺好說話的吧!”段嘉嘉笑著,讓陳崢年眼神滿是無奈。 “行!”陳崢年當然不會覺得這有什么。 麻煩是麻煩。 可就像段嘉嘉說的那樣,江瑤現在還沒有名氣,而且江瑤的作品確實更適合《武俠夢》。哪怕江瑤最后火起來了,《荼蘼》也不好說這是《武俠夢》搶了他們的作者。 且不說何文彬做的事情,就說江瑤那個開頭的情況看,這是一部很明顯的武俠作品。 《武俠夢》的讀者就是江瑤作品的受眾,在《荼蘼》發表,江瑤還不見得能有在《武俠夢》那么好。 作者文筆很重要,但平臺更重要。 更何況是現在這個紙媒時代,看書是實打實的要花錢買雜志的時候,為了少花錢,讀者不一定會買下幾份雜志,而是固定自己的閱讀品位風格。 《武俠夢》現在的情況就是有好有壞。 好處是讀者固定,想看武俠,選他們雜志社準沒錯。 但壞處是,武俠這個題材肉眼可見的在走下坡路。 這些年出來的作品,只有中等水平,很少見到擁有自己風格的佳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