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們特別好奇的一點是溫三如何說服兩大列強同意合作建廠的。關于這個問題,就是溫三這個團體的高層,絕大多數人都弄不明白。
他們只知道溫三是借了歐洲戰事的勢,以及他對國際局勢的把控,才換來了兩大列強的支持。
事實上,想在完成這一項合作,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溫三還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思路作為技術支撐,這才達成了三方合作的先決條件。
對于后世先進的軍艦,溫三了解并不多。他只知道一些最顯著的特征,比如如何在大型軍艦上建水密艙。
前世的溫三曾經去參觀一艘退役的軍艦,在參觀的過程中,有專業的向導講了很多關于現代軍艦的知識。他記住的內容也不算多,水密艙算是比較簡單易懂的一點。
水密艙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它能增加軍艦的穩定性,特別是在中彈的時候,生存率高了很多。
二戰時期的軍艦也不是沒有水密艙,溫三在參觀四川艦的時候已經仔細察看過了。
那個時期的水密艙相當的簡單粗暴,起到的作用遠沒有后世那么大。可以說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還有一點就是球鼻艏的應用,這個在二戰時期基本沒有運用到軍艦上去。這項技術出現,是在二戰末尾才被提出來,廣泛應用要推到五六十年代之后去了。
球鼻艏的最大作用就是增加軍艦的航行速度,光一項就能讓自己的軍艦在戰斗中占到極大的優勢。不管是追擊還是逃跑,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艦對艦的戰斗中,具備速度優勢的軍艦也有極大的優勢。比如調整船身,規避魚雷,以及敵方艦炮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球鼻艏對艦身的穩定也有很大的作用。這對于當時的軍艦來說,絕對是核心技術。
加上一些局部位置的改進措施,溫三只是讓人做了一個新一代軍艦的基礎數據,就把兩大列強的專家給驚呆了。
當他們拿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根本就不相信溫三這個團體有這樣的技術能力,直到經過三方專業的技術人才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之后,這才建立起了信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