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溫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這個問題。反正自己就是知道,有本事你自己把泄漏消息的源頭找出來。 “長官,你知道這黃河堤壩一旦炸開,會造成多嚴重的后果嗎?這片流域的地勢相對平坦,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將會被淹死在黃河水中!”溫三語氣低沉的說道。 “這個道理還用你來講?為了阻止日寇的進攻,犧牲些許老百姓難道不值得嗎?鬼子攻陷了這么多地區,淪陷區的老百姓生活亦是生不如死。為了擋住日寇的進攻步伐,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指揮官】沉著臉訓斥溫三,也希望用這些道理來說服他。其實最初討論這個作戰計劃的時候,也確實有人談到了這個問題。 這絕對是顯而易見的后果。為了達成突然性,在炸開堤壩之前,消息肯定會嚴密封鎖。不可能讓老百姓得到一絲一毫的消息。當洪水洶涌而來的時候,沒有準備的老百姓,肯定會被洶涌而來的洪水吞沒。 正所謂水火無情,老百姓的死活,又有多少上位者能真正的關心?不管是【指揮官】又或者是國府其它高層,考慮的都是如何阻擊鬼子的進攻,老百姓的死傷,他們并沒有太在意。 或許他們也無法準確的估計炸開堤壩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會產生多少人員死亡,又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失去自己的家園。然而溫三卻是知道的,那是一個大得令人驚恐的數字。 近九十萬人的傷亡,殃及數百萬人的生活,這樣的慘劇,只是幾包炸藥就造成的。然而這些決堤,對鬼子的影響卻是非常的輕微,只是稍微延緩了它們進攻伍漢城的時間而已。 當慘劇真實發生的時候,【指揮官】以及一眾國府高層未必沒有后悔。但是已經死去的老百姓,根本救不回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不如一開始就將此事遏制住,不給他發生的機會。 所以不管【指揮官】怎么說,擺事實也好,講道理也罷,想要通過他的防區,去炸毀堤壩,門兒都沒有。 【指揮官】氣得摔下了電話,一個勁兒的罵娘。如果此時溫三就在他的面前,估計得拉出去槍斃幾分鐘才能泄了心頭之恨。 “命令程長官率部上去跟溫三談判,并尋機將溫三的部隊圍起來,另外派部隊繞過沖突的區域,尋找合適的地段炸開黃河堤壩。” 一道新的命令快速傳達了下去。為了阻擊鬼子部隊,挽回部隊失位的尷尬局面,國府上層依然想執行早就擬定好的作戰計劃。 還好他們的腦子也還算清醒,并沒有下令部隊向溫三所部開火,只是采用圍困的方式,將他們擋在特定的區域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