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里,我也要感謝郭齊林老師給我寫了這么好的歌!”
“謝謝!”
梁隆深深鞠躬在離開舞臺之前留下了這番話。
隨著梁隆的離開,臺下觀眾席已然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我竟然還想要讓他再來一遍!”
“突然覺得梁隆的穿搭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
“這歌太魔性了,現在一直縈繞在我的腦子里揮之不去,完了!”
“我現在甚至能把副歌唱一遍。”
“果然!這歌的背后還是郭齊林的影子!”
“我就知道,敢大膽嘗試將嗩吶與搖滾樂融合在一起,那一般人能想到嗎?”
“不知道為什么,我從《仙兒》里聽到了梁隆的心聲。”
“太震撼了,這首歌感覺只有梁隆能唱出這樣的味道,換了一身正常打扮也沒那股勁,這歌就得顛。”
與此同時,這首歌甚至還沖上了網絡熱搜。
【創意鬼才郭齊林又一搖滾力作!搖滾與嗩吶的融合大膽創新!】
現場觀眾錄制的Live版本也上傳網絡。
完整聽完這首歌的網友們都炸開了鍋。
“牛逼啊!”
“剛開始聽:這是什么玩意兒!聽了兩遍:我是什么玩意兒?”
“初聽:這歌有病吧!聽完:我有病吧竟然喜歡聽這歌?”
“這是一首帶點神經質的搖滾樂。”
“搖滾樂不帶重金屬就算了,竟然還把嗩吶加入進來。”
“誰懂啊,聽到嗩吶的第一反應我就知道我要隨禮了。”
“后悔啊,搖滾音樂節的票猶豫了沒搶,現在血虧!”
“……”
這就是《仙兒》的魅力。
換了個人還真唱不出這首歌的感覺。
一開始罵罵咧咧,聽完以后真香。
在聽完這首帶著神經質的歌曲后,網友們在潛移默化中似乎對于梁隆的奇葩穿搭漸漸能接受了。
這歌那么神經,歌手帶點病很合理。
……
舞臺上。
一身黑色鉚釘皮套,戴著墨鏡,頭發明顯精心打理過的于千登臺。
他微笑著揮手向觀眾席致意。
這是于千頭一次以這樣的裝扮登臺,狂野浮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