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令無奈,他這個當爹的只能靠糖收買女兒的愛,好慘吶。 顧迢送他到村口,告訴他顧利田就在二紡鎮外頭挖河道,徐令幫她把被風吹散的發絲挽到耳后。 顧迢臉兒薄紅,拉著閨女的說掩飾害羞,“大丫,和爹爹說再見。” 大丫抱緊娘親的脖子,不說話。 徐令嘿嘿笑著,湊過去在大丫臉上親了一口,“大丫,爹爹走了。” 顧迢又用那種眼巴巴的眼神看著徐令,徐令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憨笑著后退半步,禮貌告別:“媳婦,我去了哈。” 顧迢抿唇,臉色好像冷淡了一些,輕聲應和,不等徐令離開,她抱著孩子轉身就回村了。 徐令一愣,搞不明白這是咋回事,只好自己過橋離開。 顧迢走了兩步又停下,轉過身一直目送徐令遠去,徐令走啊走,半分回頭的意思都沒有,顧迢氣呼呼地跺腳,咬牙輕罵:“真是個木頭!” 大丫好奇地看著娘親的舉動,被她逗的哈哈直樂。 徐令走到快看不見時,才終于回頭看一眼,看見村口木橋那里似乎站著一個人,不確定是不是顧迢,不過還是揮了揮手。 他走到晌午頭,總算到了二紡鎮,早早地從空間掏出屬雞鹵肉,又去鎮子里買了半包飴糖,打聽到百姓服役的地方,到了下午才找對地方。 聽人說,二紡鎮打算搬城,原本的老城離碼頭太遠,去年剛上任的縣令想要在碼頭附近建城,要修建護城河,建造城墻。 這可是個大工程。 官府掏不出這個錢,就只能依靠每年都要服役的老百姓。 今年官府抓得很嚴,往常不想出來干活的百姓可以拿錢買通,可今年不一樣,凡是家中十六歲以上的男丁超過三人,便必須出一個人干活。 這是因為今年服役剛好趕上秋收,怕耽誤農耕才會有些許寬松。 顧利田家里剛好鉆了空子,若是徐令能早點回來,說不定還能花錢免去服役。 還沒走到地方,徐令便看到許多穿著粗布短暍的百姓手中拿著鋤頭鐵鍬,在穿著官府皂衣的小吏監督下,沿著圈線的地方挖河道。 “都別偷懶,趕緊!” 百姓服役也不是一口氣全都堆積在同一個時間段,有些會專門岔開農耕的季節。 不過有時候工期比較長,錯不開農耕,服役政策也會有所放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