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讓攝影組的人幾乎拍照拍到手軟,讓原本致力于將每個文物的信息都標注清楚的資料組,只能草草在每個文物袋上留下編號。 讓負責測量文物真實定位的李泰,都有些體力不支。 同時在葉知秋透視之眼的作用下,蜀世子寶的殘印也被拼湊出大半。 預計離開眉山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盡管第一戰場與沉銀遺址都沒有發現。 但真相已然呼之欲出。 等待后續兩個半月的考古完成后,考古隊的人數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到時候上面批下來的款項,也足以支持上百平方米的探測。 汛期的九個月,也能給考古隊足夠的布置時間。 等待進行第二期沉銀寶藏挖掘項目! 期間,記者來了一批又一批,殘缺的蜀世子寶也得以問世。 從未有過的重大發現,在網絡上掀起一股考古熱潮。 而葉知秋的名字,也伴隨著每次采訪與拍攝,再次被大眾所熟知。 …… “五天,還有五天時間,能否找到蜀世子寶最后的殘印,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日記上寫下這么一行字,葉知秋不由嘆了口氣。 相比起永昌大元帥金印,蜀世子寶的重要與罕見程度更上一層樓。 達到了國家級保護文物的級別。 永昌大元帥印已經做過無損數據檢測,含金量不過70%出頭而已。 相比之下,被萬眾矚目的蜀世子寶,含金量竟然達到了95%。 金印上的龜鈕,盡管還處在殘缺狀態。 不過論豪華程度與工藝,仍在大元帥金印之上。 盡顯皇家風態。 葉知秋忘不了,得到檢測結果的時候,高局長與石教授表情是多么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