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有什么辦法?桶已經裝滿了,我只能往其他地方倒了。”魯海抄著一把鐵勺,露出無辜的表情道。 “那你就把水倒了!” “切,這么多人共用幾個大桶,為什么我來倒?而且一個蓄水桶將近一百斤,你都不信為什么認為我就能搬得動?” 魯海不搭理對方,懷揣著挖出一級文物的夢想,繼續行動。 葉知秋下意識看了眼爆發矛盾的兩人,覺得工作的分配應該更細致一些。 或者說另外安排幾人打雜,及時把挖出來的泥土、污水處理掉。 如此想著,他放下鏟子轉身朝圍堰外走去。 …… 下午四點,陽光不再刺眼,氣溫也在持續下降。 尤其是挖掘組的眾人,盡管穿著水鞋,但傳遞到腳的觸感比在岸上更加冰涼。 河床表面淤泥的清理終于接近尾聲。 眼看快要到下班時間,他們立刻開始劃分范圍布方。 以繩子為邊界,劃分出一個個長方形一千平米的空間。 再用幾塊石頭把繩子壓住,就算大功告成。 而且有RTK全站儀的幫助,每個探方的面積都精確到平方厘米。 “是這嗎?” 魯海小心翼翼的拉著紅繩,停到某個位置,抬頭發問。 李泰單手舉著足有三十斤的全站儀,看了眼屏幕上的數字,甕聲甕氣的開口道:“不對,再往前走點。” 魯海聞言,再次把繩子放出一些。 兩人核對一遍確認無誤,劉志磊把石頭壓在位子上,這樣就算完成了一面標記。 十幾分鐘后,十個探方被劃分完畢。 挖掘組將以每六人為一個小組,對探方內的河床展開挖掘。 在他們坐上研究船臨走前,人數已經被確定好。 按理說到此為止,今天的工作應該圓滿結束才對。 可因為沒有一件文物被發現,大家的積極性顯然被打擊了些。 畢竟他們在滔滔江水中都能找到二十多件文物,現在最大的阻礙沒了,卻反倒空手而歸。 這期待與落差感,一時間都令人難以接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