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知秋摩挲著下巴,=仔細觀察著金印的細節,點頭道:“的確有這種可能,明代朝廷對金印的管理極其嚴苛,只有帝王才能專權使用。” “同時金印側面陰刻的九疊篆,所寫的年代是用天干地支法作為紀年,與宋代以來官號紀年的規矩不符,再加上出水于岷江,基本可以確定主人是張獻忠了。” 他緩緩站起身,嘆了口氣,“能頂著帝王專權制作金印,還自封為大元帥,恐怕也只有這位性格暴戾,身為起義軍領袖的張獻忠能做得出來。” “難道就不能是李自成嗎?他也是起義軍出身,史料記載他多次自封為大元帥,建國后還改年號為永昌,不就跟金印對上了嗎?” 聽著兩人的討論,田文亮覺得似乎有些不對,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這枚金印出現在岷江中,也完全可能是張獻忠從別的地方搶的嘛。” “田助理,不許胡鬧!” 高天鵬見自己的助理,竟然還敢在考古領域與知秋持相反意見,當即板著臉開口呵斥道。 別說是對方一位文物局秘書,就算是作為局長的他,也不敢說能擁有葉先生十分之一的本事。 他見識過不少真正的鑒寶大師,可仍舊沒有一人能達到葉先生的水平。 如果說天下鑒寶水平共一石,那么葉知秋一人便可獨占八斗。 在這位鑒寶大師面前,賣弄自己的學識,無異于班門弄斧。 “高老,我覺得田秘書說的也有些道理,這枚金印的鑄造時間是1643年冬季,而張獻忠同年五月份就已經攻占了武昌,創立了大西政權。” “怎么可能還鑄造出金印,自封大元帥?這也的確不太合理。” 葉知秋揉了揉眉心,覺得腦細胞都有些不夠用了。 金印已經存在于他們面前,但卻遲遲找不出使用者來。 感覺李自成與張獻忠都不太可能,會在那年冬天花幾公斤的金子制造出這枚金印。 可當時除了這兩位起義領袖外,也沒人敢冒著被砍頭的風險私鑄金印,完全是找死的行為。 “這枚虎鈕金印追回之初,就曾經在打擊特大盜掘犯罪團伙成果展中亮相,也多次在新聞平臺上刊出照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