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上午八點四十,雨勢小了些,但光線仍舊有些昏暗。 “葉先生,上車吧。” 酒店大門外,一輛銀色的商務車停駐著,駕駛位的窗戶被拉開一條縫,傳出田秘書的聲音。 葉知秋、李泰兩人頂著雨跑上了車。 高天鵬正坐在后排靠窗,低頭翻閱著一份資料。 “知秋,所有數據已經反演計算完畢,這些就是打印出來的文件,你看看。” 他抬起頭,露出一雙略帶血絲的雙眸,伸手把文件遞了過去。 葉知秋眼前一亮,心情都不禁激動起來。 江口沉積地,算是他誤打誤撞找到的地方,從中挖出了幾十件文物,他已經將其視為沉積地來對待。 而手中的這份報告基本就能斷定生死,如果最終的成像顯示沉積地規模太小,或者只有一小部分散布在東岸區域,基本就代表著后續沒有投入的必要。 圍堰計劃也要胎死腹中。 如果成像顯示有多處電阻率、電磁異常區域,存在大面積的金屬物體,那圍堰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到時候,考古隊的所有人都要趕赴江口鎮,盡快把文物保護性的挖掘出來! 深吸了口氣,葉知秋打開了手里的藍色封皮文件夾,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張彩色打印紙,上面寫著電阻率成像分析報告。 圖片占據整張報告紙一大半的面積,長方形的圖案基本為為紅、藍、灰三種顏色。 根據報告可得出,紅色為電阻率成像異常區域,藍色為江水介質,而灰色則是河床下的土壤。 一千平米內,異常區域存在二十多處,但基本都是指甲蓋大小的斑塊。 唯有靠近錦江的江口東岸區域,存在三個大小不一的異常區域。 根據數據換算得知,最小的沉積地都有二十多米長,而最大的沉積地是圖片左側的一塊紅色不規則的半圓形區域。 之所以那片沉積地沒有顯示完全,是因為電阻率成像的檢測范圍導致。 電壓通過電機電纜,在河床中產生低頻交流電,而電纜上的采集單元,則能夠測量出交流電經過一段區域后的電位差。 從而測量出一段區域內的電阻消耗情況,最終由專業軟件進行反演計算,處理出可視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