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田文亮滔滔不絕的開口夸贊道。 葉知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股清新的豆香充斥著鼻腔,沁人心脾。 茶湯明黃,滋味鮮爽甘甜回味悠長。 “高老所贈之力太過貴重,還是收回吧。” “送出去的禮,哪有收回來的道理,這三孔布也是一位友人相贈,如今送給你就當是我的一點心意,要是再推脫,在助理面前,我這位局長的面子還往哪里擱?” 高天鵬見對方還要拒絕,立刻板起了臉,神色嚴肅道。 一旁田文亮頓時意會,也連忙道:“這枚三孔布屬于名家遞藏傳承有序,有鑒定報告可做憑證,葉先生推三阻四,莫非是嫌棄禮物太輕了?” 看著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葉知秋實在有些無奈,只好點頭同意了下來。 這三孔布的確稀少,在此之前他也只見過一枚而已。 其形制一般為圓首、圓肩、圓足、圓襠,因為布首跟兩足各有一圓孔,特征明顯,故稱“三孔布”。 到現在為止,學術界都沒有弄清楚此幣種的由來,有人推測可能是戰國時的趙國或秦國所鑄。 由于鑄行數量少,流通區域小,年代久遠,故極難見到實物,還是清嘉慶年代出的一本名叫《吉金所見錄》的書籍,首次向世人揭示了它的存在。 只是從清嘉慶至今的兩百余年,收藏此古幣的藏家寥寥無幾。 又因為三孔布的鑄造精美,形制奇特,其上所鑄文字瑰麗奇異,品相端美,格外受人矚目,價格也就自然水漲船高。 上一次有三孔布的消息,還是2012年秋天,京都一所拍賣會,以386萬的天價,拍賣了一枚鑄有“下陽”的三孔布。 這般價格,放在文物界算不得太過昂貴。 但在泉界中,三孔布的稀有程度僅次于西王賞功等功勛錢幣,價值卻也是金字塔頂尖的存在。 而高老贈與他的三孔布,正面鑄有“安陽”二字古文,背面布首鑄“十二”,布身鑄“一兩”等字樣。 這枚三孔布,不論是布身鑄造的古文,還是整個尺寸,放眼華夏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保守估計都能看到四百五十萬以上。 銘文清晰,保存完美,堪稱孤品名珍。 這讓葉知秋有些好奇,贈與高老三孔布的那位朋友,到底是何身份? “這枚三孔布保存的如此完美,想必高老一定十分喜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