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方拋出的這個問題看似尋常,其中卻暗藏玄機。 他要是回答是考古工作太艱難,才導致的現象,等視頻發到網上,必然會被網民扣上考古隊工作能力不足的帽子。 畢竟廣大網友可不管考古需要做什么,他們只知道二十多天還沒有明顯的成果,肯定是因為那些教授、學者沒有能力。 并不會真的去體諒那些努力在一線的工作者。 一旦考古隊被推上風口浪尖,高局長必定首當其沖。 他雖身處高位,但同樣受上面的人管束,一旦發生這種問題,高老必然難辭其咎。 而葉知秋一旦避重就輕,就得說出點別的緣由來回答對方的問題。 葉知秋臉上浮現出一抹復雜的笑容。 這才發現并不是每一位記者都有操守,在流量的誘惑面前,他們通常更需要一些勁爆的內容。 如果沒有,就人為創造一些。 “張獻忠的沉銀故事,自古以來就帶著些傳奇色彩,三百八十年以來,光是官方有組織的大規模挖掘就有過四次,未經記錄的尋寶事件更是不計其數” “但這漫長歲月里,真正有所收獲的卻只有寥寥數人,光憑這一點就能得知,定位并挖掘沉銀遺址并不容易。” 葉知秋沉默了片刻,還是耐著性子在鏡頭前解釋。 “也就是說,張獻忠的沉銀寶藏考古難度過大,才導致考古隊目前的進度停滯不前?” 葉知秋目光落在記者的臉上,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你只說對了一半,定位沉銀遺址的確是個困難的工作,不過這并不代表考古隊就沒有發現。” “那些學者教授在落地眉山后,便馬不停蹄的去查閱古籍,走訪河流兩岸的村莊收集資料,甚至不惜跟那些盜墓賊打交道,讓他們指認犯罪現場獲得更多的信息。” “再加上這些日子陰雨綿綿,江風不斷,也一定程度阻礙了考古的步伐,不過現在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們并非毫無收獲,相反距離真相已經越來越近。” 望著一片湍急的江水,葉知秋語氣若有深意。 年輕的女記者把目光落在不遠處,正坐在河岸旁休息的潛水員上,片刻后臉上又浮現出招牌式的笑容。 “不得不說,在野外考古的確是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可據我所知大家的工作時間都集中在朝九晚五的時間段,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休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