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知秋右手在兜里摩挲片刻,把他親手從淤泥里刨出來的銀簪拿了出來。 船艙內(nèi)幾人紛紛投來目光,望著對方手中漆黑的一根不明物體。 “這是什么?”魯海一臉好奇的湊上前。 “你們仔細看看就知道了。”葉知秋也不解釋,繼續(xù)開著工作艇。 這好歹也是他第一次開小船,河道雖然寬敞但船速很快,一個不注意就有可能撞上河岸。 “嘶……這好像是鐵做的?” 看著物體上隱約可見的裝飾,魯海心中有些意動。 “這是你從江口挖出來的?”劉志磊也湊了上來,露出一臉意外的表情。 “如假包換,你們就沒發(fā)現(xiàn)這個金屬物體,是根簪子嗎?” 聽著組長的描述,幾人心中愈發(fā)激動。 “給我看看,是不是金子做的?” “你傻啊,金子怎么可能會生銹?”魯海伸手把東西搶了回來。 “那可不一定,古代金子提煉技術(shù)有限,說不定混雜了別的金屬導(dǎo)致生銹!” “你們就玩吧,到時候弄斷了,看看誰能負責!”楊小波靠在椅背上,整個人都有些虛弱,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 兩人爭搶的動作立馬停止了,這才想起來船上還有兩名學者,便乖乖把簪子遞到了燕妮他們手里。 “這簪子已經(jīng)生銹了,在水里面泡了幾百年,很脆弱的!要是弄壞了,到時候就讓你跟高局長交差!” 燕妮接過簪子,滿臉心疼的數(shù)落著兩人。 邱振華微微瞇起眼睛,仔細觀察簪子表面的細節(jié)。 “簪子上的銹跡斑駁發(fā)黑,應(yīng)該是一層硫化物,俗稱銀銹,這就表明這根簪子是用銀打造而成,做工還算精致,上面的如意云紋也能看出,應(yīng)該是明代時期的風格。” 邱振華將銀簪分析的頭頭是道。 著實讓魯海、劉志磊幾人開了眼。 “邱大哥,你還會鑒定文物?” “愛好而已,之前也跟著考古隊下過墓,見識過一些。” “厲害了!一根黑不溜秋的簪子,竟然還有這么多門道!”魯海不由豎起大拇指,一臉欽佩道。 “如果這根銀簪真是張獻忠的寶藏之一,豈不是能證明江口鎮(zhèn)就是沉銀遺址了?畢竟你也說過,紅砂石質(zhì)地比較軟,如果有金銀珠寶掉落下去,基本都會嵌到河床里面?” 燕妮捧著簪子,神色激動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