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船篙的價值,雖然不比金銀器物,可對整個考古行動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 “東西呢?現(xiàn)在在哪?” 一名學者耐不住性子,連忙問道。 “石教授擔心船篙出問題,暫時放在水文站里保管了,倒是拍了幾張圖片,我發(fā)到工作群里了,請各位教授過目。” 年輕學者小心翼翼的道。 葉知秋雖然在沉浸式享用美食,但還是聽到了幾人談話的內容,也立刻拿出手機,查看起圖片。 石教授一組打撈上來的船篙,是一截目測幾十厘米,一頭粗一頭尖的木質篙桿。 在水里浸泡了幾百年,這節(jié)船篙的表面,已經呈現(xiàn)出深褐色,通體存在腐爛跡象,但能完整打撈上來,證明木質結構并沒有完全破壞。 篙桿呈圓柱形,表面粗糙沒有任何裝飾。 若是被漁民或不知情的人發(fā)現(xiàn),恐怕只會當成是一截爛木頭…… “明末時期的船篙,制式簡單,基本都是木質篙桿,這截船篙極有可能是戰(zhàn)役發(fā)生時留下的產物!” 一名教授出言斷定道。 “大發(fā)現(xiàn)啊,石奕,你這次可立功了,快說說是在哪里發(fā)現(xiàn)的,說不定沉銀遺址就在周圍不遠處!” “是啊,石老師的猜想我一直認可的,現(xiàn)在有了文物出水,就更證明沉銀處在岷江與錦江兩條河流之間! ”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眼下正是考古隊士氣低迷的時候,船篙的發(fā)現(xiàn),無疑給了所有人希望。 “說起來,這個船篙的發(fā)現(xiàn),還有些運氣在里面,我們組用無人機掃描了岷江與錦江的大部分地形,最后在岷江挑了個角度最大的河道,如果沉銀文物真的會順水而下。” “那片彎道最有可能把文物阻截下來,只不過兩位潛水員下河打撈了二十分鐘,只找到了一截篙桿。” 石奕嘆了口氣。 船篙的發(fā)現(xiàn)的確起到一定作用,但卻沒有透露半點沉銀處的信息,歷史價值幾乎沒有,說是個文物都有些勉強。 “石教授太謙虛了,能找到一截船篙已經是幸事,畢竟過了這么多年,大多數(shù)東西估計早就不見了,能留下來的恐怕只有一些金屬文物。” “是啊,您給開了個好頭,以后大家工作都更有信心了。” 眾多學者紛紛出聲贊譽,角落處的王仲也受到了鼓舞,打算明天擴大范圍,一定要把沉銀處給挖掘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