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大都集中在個人傳記的板塊,為了豐富可讀性,通常都會增加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 張獻忠藏銀錦江,便是人物傳記里的經典橋段。 縱觀明史其他卷部,卻根本沒有提及過。 有了準確的結果,他說話自然也硬氣了些。 同時心中也不禁感慨,他一個國家文物局局長,都對這段歷史、文獻不怎么了解。 葉知秋一位鑒寶大師,與王仲辯駁起來卻如數家珍,絲毫不怯場。 不得不感嘆,對方知識儲備量之廣闊。 “高局長,我還有另一個線索,也指明了藏銀處位于錦江上游!” 眼看準備已久的計劃要以失敗告終,王仲整個人肉眼可見的緊張了不少。 “說吧。” 王仲點了點頭,再次拿起筆,在身后的寫字板上,寫下一句關鍵性的信息。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一句歌謠出現在眾人眼前。 “自從張獻忠沉銀一事在全國上下傳播以來,這句童謠便一直在川渝地區風靡,我認為歌謠的出現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對沉銀地點的隱喻!” 王仲在簡略地圖上,寫上牛與鼓二字,隨后語氣激動的道,“很可能沉銀寶藏,就藏在石牛與石鼓中間的位置!” “整個眉山市,只有錦江上游符合這個要求!高局長,這個應該能作為圍堰筑堤項目的決定性證據吧!” 他神采奕奕的道,眼中閃爍著異樣光彩。 高天鵬微微皺起眉頭,“我記得,錦江上游,好像沒有石牛跟石鼓的存在吧?” 在場眾多學者同樣面面相覷。 他們在眉山市呆了大半個月,不止一個人考慮過從歌謠入手,可無人機在六大河流跑過不止一兩趟,也沒發現有符合要求的位置。 除非石牛或者石鼓隱匿在河流兩岸的樹林或山體中。 “高局長,在沒有事實證明之前,我是不會隨便走上講臺的,早在前天,我們小組便在錦江上游的位置發現了石牛與石鼓的存在。” “小李,麻煩把我們前幾天拍到的投影到幕布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