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對歷史的研究算不得深奧,但也對眉山市存在張獻忠寶藏一事有些了解,四百多年前張獻忠被楊展伏擊,上千條船的金銀輜重沉入江底,換算到現在,財富價值起碼在三百億往上。” “歷史價值重大,若是能成功定點挖掘出河床里的文物,在考古界必然引起極大的轟動,國家層面既然已經決定開展考古行動,就肯定會安排考古界的教授、學者過去。” 想起這段時間看到的相關采訪,嚴文濟心中多少有些蠢蠢欲動。 只可惜他年事已高,已經受不得舟車勞頓,不然也想親自過去見識一番。 見識在淤泥中蒙塵四百多年的文物出水時,會是何等光景。 葉知秋點點頭表示肯定。 他也看過那些在網上大量傳播轉載的采訪視頻。 以及張獻忠沉銀寶藏的資料片。 被邀請來的學者、教授,可都是在考古界里有名有姓的泰斗。 共同組成負責考古行動的隊伍。 在網上被網友戲稱為“國家隊。” 可即使師資力量強大,半個月的忙碌下來卻依舊竹籃打水一場空。 憑此也能管中窺豹,看出確定沉銀地點的難度。 “不過即便有專業的學者、教授,想要找到準確位置也并非易事,眉山市有六大河流,在幾百年前都可作為大型商船的航道。” “我們既無法得知戰況發生的位置,也不能以現有信息做排除法,確定最終位置,必須要補充更多的信息才行。” 嚴文濟同樣對結果保持悲觀態度。 “揪出盜墓團伙,詢問周邊居民,實地考察河流情況,查詢不對外開放的史料,只有信息補充足夠,才能找到真正的位置。” “等到張獻忠寶藏問世,恐怕還要數月的時間,難度方面自然也不言而喻,就憑你我這種半桶水的能力,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找到。” “額……您大可不必把我一塊帶上。”葉知秋心中碎碎念道。 “還要這么久啊。”他感嘆一句。 “這已經算快得了!”嚴文濟抖了抖眉毛,“確定地點需要幾個月,后續的文物清理挖掘,最起碼要一年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