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爺子,待會出價的果斷點,最好舉著牌不放下,只要能在兩千萬以內(nèi)拿下,都不會虧的!” 葉知秋適時提醒道,接著又低頭開始查有關(guān)雙猴攀戲雞冠壺的資料。 出于第六感,他總覺得這東西不太簡單。 不像是遼代的普通日用品,以精美程度來看,像陪葬品更多一些。 因為遼代雞冠壺,早期都是單孔設(shè)計。 中期到晚期才開始出現(xiàn)雙孔以及提梁的樣式。 那個時候,中原文化已經(jīng)在契丹游牧民族中盛行,厚葬的理念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傳播。 壺頂上猴子的設(shè)計,大概率就是糅合了中原文化才設(shè)計出的樣式! 畢竟,猴子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區(qū)十分少見。 如果沒有外部的文化傳播,這種設(shè)計就不太可能出現(xiàn)在契丹游牧民族中。 但這些只是葉知秋的猜測。 想要證實,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資料支撐。 翻看遼代歷史,與歷代學(xué)者的文化分析,就是最快的途徑。 “行,我相信小友你的判斷力跟眼光!” 劉文山臉上露出笑容,心底,也少有的生出一種年輕時才有的率性、灑脫情緒。 十分“任性”的再次舉牌叫價。 “一千八百四十萬一次!一千八百四十萬兩次!” 黃詩韻舉著木槌,已經(jīng)開始倒計時喊價。 坐在第六排的苗峰,目光也不由露出一絲遲疑。 繼續(xù)叫價,只會虧得更多。 可這么好的東西,就這樣易手于他人,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 “苗峰,那老頭好像是港島貿(mào)易局的局長,要不這把我們讓了吧,后面肯定還有很多好東西。” 東方白叼著牙簽,語氣隨意道。 “老白你就別說人家苗峰了,先前爭搶梅瓶的時候,也沒見你這么灑脫!” 陸傲君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再試探性加價兩次,如果那老頭還選擇加價,咱們就讓吧。” “這雞冠壺工藝雖然好,但怎么算也不值兩千萬。” 陸傲君的建議,苗峰還是比較認可的。 但像老白說,直接放棄他斷然是做不到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