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說出價格,臺下就已經有人開始舉牌。 就連一直靜靜觀看著的劉老爺子,此刻目光也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喜愛,有了想將其買下的心思。 “老爺子,這件雞冠壺上面的工,看著很不錯,與普通雞冠壺的工藝對比,明顯好了許多,恐怕市面上很少會出現!” 望著拍賣臺上的雞冠壺,葉知秋貼心的給出了分析。 聽到葉小友的建議,劉文山的心思更加活泛起來。 已經加入了舉牌叫價的隊伍里。 不到兩分鐘,價格就來到了一千三百萬,而且看趨勢,還沒有停歇的意思。 可比葉知秋之前出價搶下磁州窯梅瓶的氣氛,要熱鬧的多。 遼代距今一千多年,儲存流傳至今的雞冠壺并不少。 一些半釉的白色普品雞冠壺,價格也就幾萬出頭。 若是器身帶一些簡單的蝕刻,那價格便能漲到十幾萬出頭。 但這種工藝復雜的雞冠壺,葉知秋自己都沒見過。 已經能算得上,遼代中陶瓷品的佼佼者了。 拍賣出一千多萬的價格,并不稀奇。 畢竟物以稀為貴,這種規格的雞冠壺,存世量必然相當之少,恐怕當時也應該是皇室用品。 說不準,還可能成為僅有一件的孤品存在。 想著,葉知秋掏出手機便開始查找資料。 整個拍賣大廳,叫價的聲音此起彼伏。 漸漸,雞冠壺的價格已經逐漸高出劉文山的預估上限。 不得不遺憾退出爭搶雞冠壺的隊列。 “葉小友,這雞冠壺已經到一千五百多萬了,看來我是沒這個緣分了,不如小友你來試試?” 劉文山并不氣餒,反而一臉釋然。 東西雖好,可畢竟不是他的心頭好,沒必要花超出器物太多的價格,買來收藏。 所以,他才想聽聽葉知秋的看法。 “這雞冠壺,好像沒我們想的這么簡單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