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你再看看《前赤壁賦》的內容,應該了解吧?這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時,抒發心中的郁悶所題寫的?!? “唐伯虎三十歲之前,意氣風發,那時的書畫雖然內容積極向上,但是筆法都不夠圓潤成熟,明顯的能看到青澀稚氣?!? “三十一歲到四十四歲,因為受到科舉冤案的牽連,回到蘇州,他以后終身不能在科考,意志消沉,繼而拜周臣為師,學習南宋‘院體’山水畫法,無論畫畫還是書法,都是又硬又尖,能感受到一股凜冽的勁風撲面而來?!? “可是,你再看看現在的筆跡,字跡綿軟無力,根本不像后期的作品。” “如果是前期,那時候他躊躇滿志,斗志昂揚,根本不會寫這種意志消沉的詩詞?!? “而這幅字,他只學了唐伯虎字體的形,根本沒有神,似是而非,顯得不倫不類!因此,我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有些怪異!” 蕭天華和梅花蕊臉色陰沉,難怪他們第一眼看到這幅字,心頭升起異樣的感覺,仔細辨認,又覺得像唐伯虎的真跡。 梅花蕊仍然有些不死心:“你就憑這點?” “這還不夠嗎?”葉知秋冷笑一聲。 “其實還有一點,最至關重要了!就是這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句漏洞百出!” 所有人都一頭霧水:“怎么了?有什么不對嗎?” “就是??!難道這句不對?我們上學時就這么學的啊?” 高天鵬、、李老等人也都是面色一變。 葉知秋一見眾人不明所以,繼續道:“蘇東坡的手書是‘渺浮海之一粟’!他的這幅真品在東南寶島博物館里,你們應該沒見過吧?” 方東海、秦若松大吃一驚:“真的是這么回事?” 高天鵬沉思一下:“不對,知秋,我去過黃岡景蘇園石刻,上面的刻字正是‘滄海一粟’,而不是‘浮海一粟’!” “就是啊,我們一直說的都是滄海一粟!而且,元明以來的大家,各種書法字帖中,所寫的都是‘滄海一粟’!” 方東海冷笑道:“即使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宋元時期的大書法家趙孟頫寫的《赤壁賦》,也是滄海一粟!至于明代的那些書法大家,都是以此沿襲下來!” “葉知秋,你想以一己之力,顛覆傳抄中的錯誤,恐怕有點異想天開了!” 其他人也紛紛贊同。 高天鵬有些擔憂的望著葉知秋,他原本非常看好這個年輕人,但是此時他萬一栽了個大跟頭,恐怕以后對他的發展都非常不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