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的確是葉知秋率先使用透視之眼發現的,但胖子對自己全家有恩,又是自己的好友,他不屑于和他爭搶。 胖子嘿嘿一笑:“我們再轉轉看看!如果還能發現新的寶貝,價格超過二百萬的,就完全給你!” “要是仍然不足二百萬,這塊硯臺的價格仍然平分!” 葉知秋也不再多說,兩人走到村東頭,只見庭院中,擺放的各種各樣的家具,還有各種電器。 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妻,正在往門口扔各種廢品。 胖子低聲道:“知秋,我看一些鑒寶節目上,有不少收藏家都收藏明朝清朝的那些老家具,都非常值錢!你看看他這些家具,有沒有值錢的?” 葉知秋剛才已經悄悄的用透視之眼掃視過了,他搖了搖頭:“這些都是普通的實木家具,在舊貨市場上能賣一些錢,但還達不到古董的地步!” 突然間,右前方一道耀眼的紅光閃過,葉知秋循著光芒望去,只見在一張淺黃色的立柜上,放著一只全身暗紅色的葫蘆。 那只葫蘆散發著只有葉知秋才能看到的朱紅色光芒。 真品! 那只葫蘆十多厘米高,寬六七公分,葫蘆蓋上面竟然是漢白玉雕刻的兩只獅子搶繡球。 【名稱:雙獅搶繡球蟋蟀籠】 【年代:明宣宗時期。】 【市場價值:一千五百萬。】 葉知秋微微一驚,竟然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蟋蟀籠子。 朱瞻基被稱為明仁宗之后的一代明君,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但他有一個愛好,喜歡斗蟋蟀。 蟋蟀又名促織,朱瞻基對促織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因此世人送給他一個“促織天子”的稱號。 他對促織如此偏愛,裝促織的籠子,也是多種多樣。 曾經有人統計過,他用過的蟋蟀籠子,有二、三十件之多。 去年,曾經有人在港島拍出一只朱瞻基竹筒鑲象牙黃金的蟋蟀籠子,都已經有點殘破了,價值仍然高達八百萬。 眼前的這只葫蘆籠子,無論是造型、工藝、還是保存完整度,都遠超那個十倍,價格翻一倍,自然不在話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