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四章 《見或不見》-《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之前,他寫的兩首詩,《山木》的原作者是littlesen,起初發表在燕大的bbs,然后紅遍網絡。

    《十誡詩》是以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一首情詩翻譯版為基礎,又由后世的網民幾經增減,才有了他發表的最終版。

    這兩首詩都是探討情的,可見,情之一字最為感人,也最受當下時代文學青年的歡迎。

    而后世有一位詩人的作品恰好對情的探討非常深刻,加上作品很有倉央嘉措詩歌的味道,其作品被誤認為是倉央嘉措的作品。

    這位作家就是當代女詩人扎西拉姆。

    后世,馮大導演的電影《非誠勿擾2》捧紅了一首小詩《見與不見》。

    片中李香山的女兒在父親臨終前的人生告別會上送他的詩。它探討了愛與生命兩大主題,內斂而深情,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其作者一度被傳為17世紀著名詩人倉央嘉措,其實原作正是扎西拉姆。

    而《見或不見》的本名則是《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就這首詩了。”姜玉樓有了決定。

    他決定寫這首詩,除了意境深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通俗易通。

    現代詩一般都很直白,這首《見或不見》也不例外。

    其實這就很好,詩歌本來就是用來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

    比如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詩經》,便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再舉一個例子,白居易每次寫完詩,一定要詢問一個老婦人說:“您能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嗎?”

    老婦人說能理解,他就記錄下來,如果說不能理解,就重新修改,一定讓老婦人理解之后,才罷休。

    他的這種行為,正是體現了一種通俗易懂的文學創作風格。

    拿定主意后,姜玉樓在稿紙上寫下了詩的名字《見或者不見》。

    接著,回憶了一番內容,才一筆一劃地用楷書寫道:“你見或者不見……”

    全文十七行,加上標點符號也不過三百零一個字。

    一首三百余字的情詩要兩百多塊多嗎?

    不多,姜玉樓有信心,憑借他的這首詩,延河文學可以創造出超過百倍的利潤。

    等他寫完后,已經是深夜了,宿舍里的小伙伴也早就入睡了。

    “哈。”姜玉樓打了個哈欠。

    伸了個懶腰后,洗漱關燈睡覺。

    七點多的時候,衛國平被尿憋醒了。

    這個點,大家還在熟睡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确山县| 浦北县| 道孚县| 通辽市| 洪泽县| 佛冈县| 陆良县| 布尔津县| 牡丹江市| 永宁县| 东源县| 上饶县| 尼木县| 安远县| 南昌市| 紫阳县| 九江县| 田林县| 高陵县| 增城市| 泾阳县| 拉孜县| 克山县| 济源市| 龙口市| 射洪县| 吐鲁番市| 乌兰察布市| 兴隆县| 福清市| 永春县| 进贤县| 凤城市| 泰兴市| 江安县| 铜陵市| 阜平县| 永清县| 田东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