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豈不是說,這幾十個人都是你的忠實讀者?”于敏驚道。 衛國平笑道:“多才證明受歡迎嘛,要是以后我當了詩人,也有這么多忠實讀者,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也是。”于敏傻笑著搖搖頭。 姜玉樓搖了搖頭,“嗨,這才哪到哪啊,人家真正的大作家,大詩人,哪個沒有成千上萬的忠實讀者的?” “那也很了不起了,好不好。”徐向東艷羨地看著眼前的一幕。 這么出風頭的事情,可惜和他毫無關系。 七八十年代的讀者在雜志報刊上看到好文章,給編輯部或者出版社寫信是件很正常的事。 就像后世的網絡文學的火書,小說下面會有很多書評和章評,是一個道理。 幾十封讀者信件看似多,其實是少的。 要知道,《延河》第六期加印了多次,總共賣了二十多萬冊。 其中大多數讀者又是因為姜玉樓的兩首情詩購買的,喜歡他的讀者可謂不計其數。 六月份和七月份的時候,延河編輯部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從全國各地寄來的信。 其中大多數又是寫給姜玉樓的。 到他手上的,已經是精挑細選過的。 “玉樓,我們幫你看看?” “直接動手就行了,玉樓是大作家,這種粗活就交給我們,別累著他了。” 幾人說著把信件搬到了桌子上。 “呦吼,這些信件真是哪兒的都有,除了陜地的,還有云貴川的。嘖嘖嘖,連我們燕京都有玉樓的忠實讀者呢。哈,也是,誰知道玉樓已經到燕京上大學了。” 衛國平翻看了幾張信封后,笑呵呵地說道。 于敏也是好奇的緊,只是他人老實,沒得到姜玉樓的同意,他是不會動的。 “玉樓的讀者已經遍布全過了,你們說,里面會不會有向他求愛的情書?”徐向東拿起一封信,眼神詭異的看向大家。 姜玉樓一聽,頭皮發麻,這還真不好說。 也是他不知道這些信編輯部都拆開過,否則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 他連忙把信往懷里攬,“私人信件,謝絕觀看。” “太小氣了,看看不行?”衛國平道。 姜玉樓道:“萬一有讀者在心里透露自己的隱私怎么辦?咱得替人家保密是不是?” “我覺得玉樓說得對。”于敏點頭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