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文學上的共鳴-《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姜玉樓剛進簡行家的大門,一條中華田園犬竄了出來,沖著他“汪汪汪”地叫著。
也許是狗叫聲,也許是姜玉樓剛才的詢問聲驚動了屋里人,沒一會兒,一個戴著眼鏡,穿著卡其色衣服的年輕男人走了出來。
這個男人,正是屋主人,村里的老師簡行。
簡行從屋里出來后,疑惑地看了姜玉樓一眼,“你是?”雖然是一個村里的人,但是簡行的社交單一,認識的人不多,即使見過姜玉樓,也早就忘了他長啥樣了。
田園犬看到主人出來后,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地盤,臥在了地上,只是那一雙小眼睛,依舊滴溜溜的轉,警惕地盯著眼前的陌生人。
“簡老師忘了我嗎?我是姜建國的二兒子姜玉樓,今天你還去過我家來著。我聽我娘說簡老師想看看《當代》雜志,這不,我給您帶來了。”
姜玉樓笑著說明了來意。
簡行一臉歉意地拍了下額頭:“你看我,說起來還是我冒昧了。”
“姜老師,我就叫你姜老師吧。”說著,他拉著姜玉樓的手,熱情地往屋里帶:“來,姜老師,咱們屋里聊。”
“可不敢當老師的稱呼。”姜玉樓有心拒絕,簡行卻當沒聽到。
進了屋后,兩人迎面碰到了一個年輕女人。
女人穿著粗布衣服,個子不高,人不丑,但也和好看沾不上邊。
“玉芬,這位是村里姜建國姜叔叔的二兒子,是咱們上河村的大作家。”簡行拉著姜玉樓的手,在女人面前介紹道。
他是真心稱贊姜玉樓,倒不是在嘲諷。
“姜老師,這是我媳婦兒張玉芬。”
姜玉樓連忙問好:“嫂子好。”
他有些驚訝,簡行可是城里來的知青,沒想到最后真的找了個農村婦女當老婆。
也不是看不起農村婦女,只是兩人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加上往后,越來越多的知青會回到自己的故鄉,其中很多知青其實是在農村結了婚的。
不過,這個年代想拿上城市戶口比后世還難許多倍。知青返回故鄉可以,但是只能一個人回去。
這也造成了許多拋妻棄子的人倫慘劇,讓后世的人唏噓不已。
別看兩人現在結婚了,但是未來的事兒,會不會向著決裂的方向發展呢?
兩夫妻的事情和他也沒關系,他也不必庸人自擾,說不定簡老師是個愛妻的人也說不定。
“姜老師好。”張玉芬見姜玉樓年紀小,卻也不敢托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金堂县|
英山县|
满洲里市|
辛集市|
恩平市|
南郑县|
磐石市|
宁阳县|
普格县|
岑巩县|
察哈|
榆林市|
临沧市|
绥阳县|
洱源县|
定襄县|
固阳县|
晋城|
嘉义县|
中卫市|
思茅市|
周口市|
定远县|
安新县|
西和县|
建水县|
北安市|
祁连县|
临桂县|
新乡市|
凭祥市|
富锦市|
普定县|
巴彦淖尔市|
河西区|
东莞市|
饶河县|
合江县|
苗栗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