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五章 稿費到手-《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姜玉樓作品將要在《當代》發表的消息在學校小范圍傳開了,連校長都和善地來班里看望他。

    對他的鼓勵以及希望他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的殷切期望同樣不少。

    更有不少家境殷實的同學表示,等《當代》刊發后,肯定會購買支持他的。

    喧鬧總是短暫的,中午放學后,馬孝和唐月雯圍住了他。

    姜玉樓“警惕”地看向兩人,“你們這是要干什么?”

    “別裝了,快讓我們看看吧。我不信《當代》的回信里面只有信,就沒有其他東西?”馬孝“獰笑”著看著他。

    唐月雯偷偷捂著嘴笑,她也挺好奇的,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收到稿費。

    姜玉樓仰天長嘆:“唉,誤交損友啊!”

    “再不麻利點,我可動手了。”

    眼見馬孝要上手了,

    姜玉樓被逼無奈,只能重新拿出了信封,這里面不僅有《當代》雜志的稿件錄用函,還有一張匯款單,是他的稿費。

    1977年,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發布《關于試行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辦法的通知》,恢復廢除了10年的稿酬制度,通知規定實行低稿酬制度,并根據作品的質量和字數一次付給稿酬,著作稿為每千字2至7元,翻譯稿為每千字1至5元。

    像《當代》雜志這樣的大型期刊雜志,還是人民文學旗下的,印數多影響大,又坐落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經費寬裕一些,稿酬發放的標準普遍比小雜志高。

    姜玉樓這篇《李十三推磨》一共兩萬七千多字,匯款單上的金額是一百八十九元,《當代》雜志是按照千字七元的標準給的,算起來頂得上城市里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了。

    就算和開磚窯的孫少安比也不差了,孫少安和秀蓮兩個累死累活一個月才掙了六七百塊,他一個月可不止能寫一兩篇。

    如今可以說是近些年來作家日子最好的一個階段了,相對較高的稿費和低物價讓文學成為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夢想,正是在這個時期文壇涌現了一批新人,余樺、王曉波、石鐵生、陳中實、賈平娃等人都是在這個時代走上文壇的。

    在過幾年,稿費還會上漲,如果到明年,國家出版局還會制定新的稿酬標準,適當提高了基本稿酬,恢復到之前水平,著作稿提高到千字3至10元,翻譯稿則是千字2至7元,同時恢復了印數稿酬,印數稿酬,每印1冊~2萬冊,每萬冊按基本稿酬的5%付酬。

    等到了九十年代,作家的好日子就結束了,物價持續上漲,盡管基本稿酬較原來有所提高,但同樣字數文章的稿酬能買到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第一個時間,這一階段能夠全職的作家就很少了。

    那些作家幾乎都是作協或文學院的成員,有一份穩定的工資,稿費則是另一筆進賬,要不然光靠稿費可沒辦法養活自己。

    “龜龜,一百多塊錢,樓子,你這是一字千金啊!”馬孝看著匯款單上的數字,嘴都快合不攏了。

    唐月雯更別說了,早就已經化身小迷妹,傾慕地看著他。

    姜玉樓強調道:“什么一字千金,差的錢你給我補,明明是千字七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奇台县| 陇西县| 法库县| 许昌市| 揭东县| 隆德县| 峡江县| 息烽县| 沾益县| 蒙自县| 横山县| 镇康县| 当雄县| 三亚市| 汕头市| 海淀区| 同德县| 仁怀市| 新沂市| 股票| 旺苍县| 青田县| 三都| 河池市| 宝山区| 永宁县| 乌兰察布市| 桃源县| 长宁区| 盐边县| 凤山县| 日喀则市| 雷州市| 东源县| 雷波县| 武威市| 大连市| 青冈县| 都昌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