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分開后,姜玉樓揣著兜里的一大把零錢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家里人都在,問起了他為什么這么晚回來,姜玉樓自然找了個借口應付了過去。 不是他不想說實話,存心隱瞞,而是想給家里一個驚喜。 現在他才賺了幾塊錢,太少了,連家里的欠債都還不清又有什么用。 吃過飯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這么多天下來,他也攢了不少關于李芳桂的故事,是時候可以開始動筆了。 窗外月明星稀,春風陣陣。屋內,姜玉樓伏案而作,一段段的故事,在他腦海中噴涌而出,化作他的靈感,呈現在了紙上。 什么叫文思泉涌,這就是了。 壓力就是動力,他寫作毫無遲疑之感,只感到下筆如有神一般。 當姜玉樓停下因為寫作而變得有些酸痛的手后,他已經寫了滿滿的三張紙。 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他知道今天必須停下來了。 不是不能寫了,但是他不想因為過于追求速度而影響到整部小說的質量。這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即使是短篇,他對質量的要求也比較嚴格。 古語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他本就不是什么天才作家,要是對自己要求低了,最后只能落到個一事無成。 之后的日子,姜玉樓的生活極為規律,上午上課,下午賣紅菇子,晚上寫作。 一個月后…… “這一個月,咱們總共賣了兩百三十五塊六毛三分錢,另外還收到了二十斤肉票和五十斤糧票。” 紅菇子的生意做不下去了,競爭對手半個月前就出現了。縣城就這么大,消費有限,有了競爭者后,紅菇子的價格又下跌了,好采的紅菇子沒了,再想采摘可不容易。 兩人一合計,結束了紅菇子的生意,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分紅。 姜玉樓依舊多要了點肉票和糧票,錢少分了些。 這回,馬孝沒有再拒絕。 看著眼前的錢,他陷入到了感嘆中。一百多塊錢,比他爸掙的還多。 可惜,今天之后生意就要結束了。 馬孝道:“樓子,下次要是還有賺錢的路子可別忘了我。” “當然了。忘了誰我也不能忘了你。”姜玉樓認真的回答道。 有錢了,自然要消費。 剛好馬孝有自行車,又要勞煩他送姜玉樓去縣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