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殷老太太年輕時上門求娶的人那叫一個猶如過江之鯽。 娘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小康之家,一番挑挑揀揀,最終選了卓家爺爺。 卓家爺爺是那個年代人們最喜歡的長相,國字臉,濃眉大眼,一身正氣。 人也有出息,從政,根正苗紅。 結識的朋友都不是泛泛之輩,在各自領域都有所建樹。 賀斯年大學時的教授,就是其中一個。 婚后殷老太太接連生下兩個兒子,相夫教子,家庭和睦美滿。 可惜,在大兒子十幾歲的時候,出了意外,卓家爺爺去了。 生性溫婉的女人咬牙扛起了這個家庭,因為底下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 可惜,一個人的能力總歸是有限的,她很快就感到了力不從心。 隨著卓家爺爺的離去,那些人脈也淡了。 人情這東西,用一次少一次。 卓老大考大學那時用了一次,畢業也用了一次人情才順利進到機關單位。 二兒子呢,無心仕途,喜歡從商。 但商場如戰場,毛頭小子也需要保駕護航,人情就又被用了一次。 倒是卓揚,這個大孫子,靠自己的一腔熱血殺出這一條路,倒是有幾分卓家爺爺的風骨。 就目前來說,卓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要是想再進一步,已經沒有任何人情可用了。 ****** 殷老太太看著病床上躺著的卓揚。 手術是成功了,可他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 卓揚媽媽賓館去了,想借廚房煲點湯、取換洗衣服。 殷老太太陪在卓揚身邊。 一位護士進來了,將空吊瓶取了下來,換上了另一瓶。 “護士你好,我想問一下,剛剛我瞧見一個很年輕的女醫生從這經過,她是哪一科的?” “您說的是陸醫生吧,她是我們醫院中醫科的,也參與了對您孫子的救治,要是沒有她,這大出血的問題怕是解決不了呢。” 這位護士就佩服有本事的人,這陸醫生就是現階段她最佩服的人。 年紀輕輕,醫術了得。 換好藥水,她看了一眼殷老太太,又瞅了眼病床上躺著的卓揚,在心底嘆了嘆氣走了。 第(1/3)頁